【坤寧宮內,周皇后望著襁褓中因嗆奶啼哭不止的皇子,淚水漣漣:“陛下,尋常奶瓶實在難用,太醫開的藥方也不見效……”】
【朱由檢握著龍紋撥浪鼓的手微微發顫,盯著孩子漲紅的小臉,忽然想起前日奏折里提到的育嬰堂慘劇——三個月內,因嗆奶夭折的嬰孩多達十二人。他猛地起身:“傳工部侍郎、太醫院院正,即刻到乾清宮議事!”】
【乾清宮內,燭火搖曳。】
【“琉璃雖好,卻易碎。”工部侍郎展開琉璃奶瓶草圖,“且燒制工藝復雜,難以量產。”太醫院院正捻著胡須補充:“竹制奶瓶易藏污納垢,棉布包裹的陶瓶亦無法徹底殺菌。”】
【朱由檢突然瞥見案頭的《天工開物》,目光落在“橡膠”條目上:“朕記得嶺南橡膠樹汁曬干后柔韌異常,可否一試?”群臣面面相覷,禮部尚書出列諫言:“陛下,橡膠氣味刺鼻,恐有損皇家體面……”】
【“孩童性命比體面更重要!”朱由檢拍案而起,“傳旨:命嶺南巡撫速送橡膠樣品進京,工部與太醫院成立育嬰器具改良局,限期十日拿出方案!”】
【十日后,改良局內彌漫著刺鼻的橡膠味。】
【“陛下,用硫磺蒸煮可去異味!”工部員外郎舉起成品,“但瓶頸設計仍需改進。”朱由檢接過粗糙的橡膠瓶,模仿嬰兒吞咽動作,突然皺眉:“瓶口太直,奶液流速過快。取朕的毛筆來!”】
【他在圖紙上勾勒出彎曲的鵝頸形狀:“如此設計,可減緩流速。再在瓶身刻上防滑紋路,方便乳母抓握。”太醫院院正試探道:“陛下,民間貧苦人家……”】
【“設惠民工坊,免費發放基礎款。”朱由檢將圖紙擲在案上,“告訴天下父母,朕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平安喝奶!”】
【然而,首批橡膠奶瓶發放后,流言四起。】
【“宮里造的瓶子有毒!我家娃用了渾身起疹子!”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朱由檢喬裝成商賈暗訪,在茶樓聽到這番言論,臉色陰沉。回宮后,他立即召來蘇青——太醫院新提拔的女醫正。】
【“陛下,問題出在橡膠硫化工藝。”蘇青展開實驗記錄,“需精準控制火候與時間,否則殘留物會刺激嬰孩皮膚。”朱由檢盯著墻上的日晷,突然下令:“工部即刻打造帶刻度的溫度計,欽天監派人協助測溫!”】
【深夜,乾清宮御案鋪滿奶瓶改良圖紙。】
【周皇后輕步而入,見皇帝正在用蠟模雕刻奶瓶防滑圖案:“陛下,這虎頭模樣倒是可愛……”朱由檢頭也不抬:“民間孩童喜歡鮮艷顏色,傳旨讓景德鎮燒制彩色釉料,給奶瓶上色。”】
【“可五彩釉料含鉛……”周皇后欲言又止。朱由檢終于抬起頭,目光溫柔:“用天然礦物顏料,寧可成本增加,也絕不能傷了孩子。”】
【半年后,“安兒瓶”正式量產。】
【“陛下,琉璃款供達官顯貴,橡膠款普惠百姓,還有配套的奶瓶刷和消毒木桶!”工部侍郎呈上樣品。朱由檢仔細查看瓶身內側的磨砂處理,滿意點頭:“不錯,這樣污垢更易清洗。傳朕口諭:凡生育二孩之家,額外賞賜兩套安兒瓶。”】
【應天府育嬰堂前,百姓排起長隊。】
【“這瓶子軟乎乎的,摔不爛!”抱著孩子的婦人喜極而泣。一旁的官差高舉皇榜:“陛下說了,若有更好的改良法子,直接送進宮!”人群中,蘇青望著歡呼的百姓,對身旁的林硯之道:“沒想到,當初那個為皇子嗆奶發愁的陛下,竟掀起了這般變革。”】
【林硯之望著遠處皇宮的飛檐,喃喃道:“或許,這才是真正的天子仁心。”而此刻的乾清宮內,朱由檢正盯著最新的奶瓶改良方案,朱批落下:“再試!務必做到萬無一失。”燭火搖曳中,“安兒瓶”的傳奇,仍在繼續。】
【“安兒瓶”的熱潮席卷大明疆土之時,新的難題卻如暗潮般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