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四年,朱允炆氣得臉紅脖子粗,腹誹起來連四叔都不叫了,好你個不要臉的朱老四,這意思是說,他不喜歡打勝仗,他對打勝仗毫無興趣!
這不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叫他一個輸到底的人,情何以堪!
晉王朱棡,這時候湊到燕王跟前,欠欠地開口:“喲喲喲朱老四,哥哥怎么沒發現,你這人愛寫信呢!”
對此,朱棣表示很嫌棄,怎么哪都有他這位三哥!而且他也沒說錯啊!
朱棣回擊:“哦,我寫得時候,三哥你沒啦!”
晉王:怒氣值up!
………
“信就到這里,反正燕王的意思,咱們也明白,無非就是嘲諷下大侄子唄,至于建文如何想,如何狂怒,壓根就不在他考慮范圍,”
“話說回來,朱棣率師回北平后,對著手下就表示跟著大哥走,能升職有肉吃,于是他的一眾手下都往上升了。”
“瞧瞧,人家是怎么做人領導的,也難怪他一個藩王,在寫給大侄子的信里說得頭頭是道,充分在那本書里描述了,他是如何“情真意切”地建議,皇帝該怎么當的!”
朱元璋呵呵一笑,這么會寫,不如給咱去批奏折!
“而李景隆一方,濟南的盛庸,收攏了殘兵潰將到德州,這時候,另有寧遠候何福被派下來援助。”
“這位兄弟,從洪武初年,就開啟了他的征戰生涯,跟過傅友德、藍玉等人征云南,攻北元,可謂是屢立戰功。”
“其余的滄州徐凱,真定的郭英、平安等隊伍,兵力或增加,或整裝待發,當然,燕軍方面的實力,有了那些輜重兵將,實力也更進一步。”
“差點忘了,咱們的大明第一代戰神李景隆,被撤了,輸了那么幾次,建文臣子心再穩,此時也亂了,紛紛上意見,請求召回李景隆,并且送他下去。”
李景隆:都是一群塑料同僚!
“朱允炆倒是沒同意,但他一定想不到,李景隆會給他多大的“驚喜”,哦不對,應該算是驚嚇才對!”
另一時空下,李景隆被眾人齊刷刷的目光,刺得他當場就想鉆進一個洞里,拜拜了各位!!
朱元璋黑著臉,立馬想到了和他一個稱號的,大明戰神二代,老四的鱉孫!
他娘的這貨,別學了那鱉孫,大開城門,否則他老朱真得氣死!
此時的評論區:
大宋某紈绔少年:該不會,這兄弟,也叫門了吧哈哈哈哈哈!
大唐程咬金:這也是出自于燕王那本《奉天靖難記》?這是不是本人親自下場?
大秦某小吏:(?????)他有本兄弟版《大義覺迷錄》哈哈哈@大清雍正
大清乾小四:“……”
大漢劉邦:噗哈哈哈!本人親自辟謠,結果想捂住的,都沒捂住,八卦傳的到處!
征北大將軍judy:很好笑嗎!你們朝就沒八卦,老劉家不得不說的那些事,以及老李家抓馬的愛情故事…
其他朝代皇帝們:??(ツ)?來啊!互相傷害啊!誰怕誰!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