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區一片熱鬧非凡,互相揭起短來,絲毫不手軟,林可的聲音不急不緩:
“此時,擺在的judy面前的是,要先官軍一步,防止德州的盛庸等人,攻打河間,然后對應滄州的徐凱。”
“但,真定,德州,滄州三地之間,并不靠近,鑒于以上考慮,目光瞄準了滄州的徐凱。”
“judy的打法,經常不按套路出牌,所以,他一開始并沒有直沖滄州,而是表示,下一站遼東,走起!”
暫時沒他戲份,又想表現的李景隆,發表評論:燕王虛晃一槍!
其他人:……
“遼東的楊文,一度讓燕王很頭疼,在那本靖難記里,就編了不少遼東軍的“暴行”,有句話說士卒行為,主帥買單,于是千錯萬錯都是楊文的錯。”
聽到這里,朱元璋忍不住開口:“老四,那本書,就是你找人寫得吧!”
朱棣大呼冤枉,否認道:“怎么可能!我朱棣就不是那樣一人,文人的筆桿子多會寫,咱就自愧不如!”
在場的文人:我…??…
瞎說!他朱允炆第一個不服,當然這話,他也只能放心里痛快幾句!
聽了這話,老朱嘴角抽抽,老四,這是跟誰學的,怎么不學學咱的勤政能干!
其他的人,摸摸捂了一把臉,燕王的臉皮,他們是真服!
……
“回到正題,當朱棣虛晃一槍,朝著遼東就來,人家遼東軍可能都準備好了,結果走著走著,燕軍立馬調轉方向,直沖滄州。”
“滄州的徐凱,并沒有放松警惕,他有游弋哨騎替他巡察,但夜里火速趕路的燕軍,愣是躲過這幫哨騎。”
“夜行超百里,燕軍有這種毅力干啥都能行,這不徐凱第三波的哨騎兵,在滄州附近碰到他們,就被輕松解決。”
“前面也說過,滄州的兵力不多,除了一部分用作哨騎偵查,其余的兵力還要用來修筑滄州城防,時間上就不如燕軍。”
“于是,當judy帶著小弟出現在滄州城下時,徐凱的兵,還在修筑城防,打了個措手不及。”
”之后,燕軍一路正面猛攻,另一路又從東北方向,沒錯,judy又迂回繞到徐凱右翼,攀上城墻,殺入城中。”
“沒多久,燕王喜提滄州城,其余的如徐凱的幾名主將,以及大小中層軍官投降燕軍,并且表示:燕王,俺們決定“棄暗投明”,跟你混了!”
朱允炆小聲蛐蛐:明明是棄明投暗!
“解決完滄州后,官軍的三角就被judy打破,估計其他兩軍,都沒反應過來,不是兄弟!你怎么沒了?!”
徐凱:我是降了,不是死了!
“之后呢,燕王也不著急回去,就朝著德州方向走,盛庸、何福等人,還堅壁清野,就是不出去。”
“可實際上,人家燕王就沒打算,在德州猛攻他們,行軍繞過德州,盛庸先派出人來,偷襲燕軍后方的輜重隊。”
“但judy,大笑三聲,我預判你的預判,親率親衛殿后,于是官軍又倒霉了,正入燕軍“懷抱”,夾擊之下,數百名騎兵被斬殺,其余士卒投降。”
征北大將軍judy:我就是我,不一樣的大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