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總之,這跟我所理解的“暗殺”不太一樣。
這種方式更重膽子,而不是腦子。
再考慮到九爺的結局,我實在很難認同,他是個城府極深,機智精明的人。
至于斧頭幫到底是不是烏合之眾,各位如果感興趣,可以自行查閱,好好查查。
只不過,切記一點,斧頭幫是斧頭幫,鐵血鋤奸團是鐵血鋤奸團,二者有重合,但不是一回事兒。
退一步講,王老九手底下可有不少能人,四大金剛,小戴、小胡,這些人都確實很有能力。
偏偏這些人跟著王老九混的時候,大多籍籍無名,可一旦離開王老九,不消短短幾年功夫,這些人就全都混成了一方人物,甚至令人聞風喪膽。
我覺得,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綜上所述,王老九大概是一個極富性格魅力,能讓人心甘情愿追隨他,但卻缺少智謀和遠見,始終無法帶領弟兄們更進一步的江湖大哥。
性格原因,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大家不認可也沒關系,求同存異,就當是演義看唄!
那么問題來了,這人物到底塑造的咋樣。
不咋樣,沒體現出魅力來,這種虛的東西很難寫,有人天生就很有親和力,文字無法表述。
(這小子還挺會給自己找臺階兒,我都替他臊得慌!)
另外,現在說九爺是混幫派的,網上很多人不認同。
那位就說了:什么幫派,人家那是旅滬勞工總會,人家代表勞工的,你不懂別亂講行不行?
咱別雙標,仔細查查就知道了,古今中外,所有幫派,打從根上起,都是底層勞工自愿集結的,勞工代表是黑幫頭目,這事兒一點也不新鮮。
如果以此來論證,九爺不是幫派頭目,那么芝加哥的岡斯特,意大利的馬菲亞,也都不是黑幫了。
那位又說了:九爺是殺鬼子的英雄,大俠懂不懂,人家是有信仰、有理念的,你這是抹黑。
我想,殺鬼子和混幫派這兩件事兒,似乎并不矛盾。
至于克魯泡特金,咱只說事實:九爺最開始是反皖的,后來卻又投靠皖系盧督軍,點到為止了。
反正我就覺得,“亂七八糟的好漢”是對他最恰當的評價。
太神化就沒意思了。
閑話扯完,下面再說劇情和彩蛋。
【注意,以下內容包含劇透】
總體而言,滬上篇的內容,我原本就是要寫一段“大佬桌上握手言和,小弟桌下頭破血流”的故事。
寫這么久,除了我更新拉胯以外,主要是這個篇幅其實是上下兩部,以閘北刺殺案為轉折。
闖虎說要偷梅太太的珍珠項鏈時,閘北刺殺案就注定了。
劉雁聲之死,有幾處暗示。
一處是主角團第一次去大世界,看哈哈鏡,劉雁聲的頭擰成了一個黑點。
一處是闖虎去找他算卦,本來想先寫出來,但那太明顯,后來就讓闖虎倒敘了。
最后一處是“影中人”那章,劉雁聲敲門,跟闖虎說:“虎兄,我先走了。”
唉,寫的時候,還挺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