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下幾天,江連橫始終都在外宅,逗逗幺兒,學學俄語,又從莊書寧口中打聽了些許大帥府的情況,算是過上了一段清閑日子。
畢竟,籌辦砂石廠的大方向已經確定,日后如何推進,便全交給南風和西風去辦,他也懶得過問細枝末節。
在此期間,江連橫曾經提議,讓江承志去城北大宅過中秋,但卻被莊書寧斷然回絕。
“孩子抱走了,還能抱回來么?”莊書寧自有她的顧慮。
聽她這么說了,江連橫便也只好作罷,不再強求。
日子過得很快,沒幾天的功夫,天氣就已轉涼,夜空中的弦月也在漸漸圓滿。
中秋前五天,江連橫離開城南外宅,開始著手打點官面兒上的人情往來。
近期省府人事調動頗多,新官上任三把火,自然少不了上貢孝敬;而那些剛剛丟掉實權、轉為閑差的老熟人,礙于多年以來的交情,也不好立馬翻臉不認人,該表示的,還得表示,畢竟官場講究資歷,誰能說得準他們以后還會不會東山再起?
雪中送炭遠勝錦上添花,江連橫甘愿維系這份人情。
反正就是送個禮,又沒多少錢,倘若押寶得中,日后的收益必定遠超今日的孝敬。
于此同時,莊書寧也憑借“牌友”的身份,去了帥府老宅,同老張的各房妻妾搓了幾天麻將,輸點錢、送點禮,也算是代表江家混進了奉天高層的太太團。
禮尚往來,江家給白道上打點,同時也在接受黑道上的孝敬。
錢財如流水,但卻逆流而上,受人魚肉的到底還是市井百姓。
……
……
中秋佳節的氣氛日漸濃郁,省城一天比一天熱鬧,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
游子還鄉,闔家團圓,城內城外的花燈密如繁星,到處充斥著一派歡欣盛景,直奉戰爭的陰云似乎已經散去,百姓的生活終于恢復了尋常。
小西關、小河沿、南北兩市場,奉天的幾處繁密街巷都已開了夜市,但其中最熱鬧的去處,到底還是皇寺廣場。
皇寺廣場上的寺廟,全稱為“蓮花凈土實勝寺”。
因是清太宗皇太極下令建造,歷代清帝東巡盛京,必定到此參佛禮拜,所以便成了百姓口中名副其實的“皇寺”。
寺廟里供奉著一座純金佛像,乃吐蕃佛教中戰無不勝的至高護法神——瑪哈噶喇。
據說很靈驗,大概是純金塑造的緣故罷!
不管怎么說,清廷
已經倒臺,“皇寺”也變成了“民寺”,忽然就充滿了煙火氣息。
中秋將近,皇寺廣場也開起了夜市燈會。
這般熱鬧的場合,家家戶戶的孩童自然都嚷著要去,江雅也不例外。
早在燈會前幾天,姑娘就開始在家心心念念了。
可是,胡小妍身有殘疾,不便出行;江連橫忙于打點官面兒,當然也少不了各式各樣的飯局。
爹媽不能陪同,逛燈會的這件差事,自然就落在了東風身上。
于是,燈會開市第一天,張正東就叫來幾個保鏢,陪同江雅、江承業、花姐和許如清,一起游玩皇寺廣場。
當夜的盛景自不必說,人山人海,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