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令下,幾個壯小伙立馬走過去,抬起棺蓋,重新蓋好。
這就開始準備封棺了。
奉天城最好的木料,連刷七道大漆,锃光瓦亮,仿佛銅鑄鐵打,周圍畫著描金圖案,頭頂福字,腳踩蓮花,金童執幡,玉女提爐,就這一口棺材,普通老百姓這輩子都掙不出來,可想江家驕奢到了什么地步。
筷子粗細的大鐵釘,分別墊上紅布條,釘在棺材四角。
陰陽先生站在旁邊也沒閑著,每釘一根釘子,他就跟著念叨一聲。
“一釘添人要進財,二釘福祿天降來,三釘兒孫登金榜,四釘代代坐蓮臺!”
北方封棺,多半要打五根釘子,而不是七根,最后一根釘子還得墊上五彩布條。
陰陽先生見棺材四角都已封好,隨即又道:“孝子上前!”
江連橫起身走過去。
陰陽先生低聲吩咐道:“江老板,最后這根釘子叫‘子孫釘’,您虛敲三下,別釘死了,這叫家門留后,人丁不絕。”
江連橫點點頭,按照吩咐虛敲了三下。
封棺禮畢。
陰陽先生手拿羅盤,走出靈堂,沖院子里前來送喪的賓客說:“各位親友,煩請移步,都去外頭等著吧!”
眾人點點頭,紛紛退至院門外,胡同里站不下,就只好又散到周圍的街面兒上安心等待。
這時候,院子里就只剩下自家人了。
江連橫、薛應清、四風口、花姐、書寧、程芳、谷雨、江雅、以及江承業和海新年。
胡小妍坐在二樓書房的窗邊,隔著紗簾,仔細打量著院子里的情況。
江承志年歲太小,怕撞煞,所以也留下來,并不參與送葬。
人都齊了,只有趙國硯和闖虎不在場。
陰陽先生左右看了看,忽然問:“待會兒誰留在家里”
張正東邁步上前:“我留下。”
“哦,大米都準備好了”陰陽先生低聲囑咐道,“待會兒老太太的靈柩出了家門,記得要在屋里的各個角落撒上大米,不能動,等到明天一早,再拿新笤帚歸攏起來,扔了也行,留下也行,扔就扔得遠遠的,留就留在廚房角落,聽懂沒有”
張正東辦事細致,自然用不著反復提醒。
陰陽先生看時辰差不多了,就將陶盆遞給江連橫,又分別給四風口派活兒,誰提燈籠,誰打幡兒,全都安排好了,方才款步走到院門前,比比劃劃,低聲念叨兩句,隨后又轉回來,接著念叨:
“天圓地方,律令九章,頭頂八卦,腳踏魁罡,吾奉玉皇,差我起喪,今日出靈,化為吉祥!”
“杠夫進門,給老太君抬棺啦!”
話音剛落,就見十六個青壯年順著院門魚貫而入。
這一班杠夫,個頭高大,臂膀厚實,頭上戴的是紅纓帽,身上穿的是抬死人的綠架衣,看起來威風凜凜,很有氣勢。
非要說有什么不足之處,那就是這身衣裳不太合體。
但這也很正常,杠房的架衣都是固定的,沒有人會量身定制,也沒有杠夫會自己準備行頭。
院門外,先放了兩串兒鞭炮。
隨后,眾人走進靈堂,先用小杠將靈柩請出門外,后換大罩十六人杠,再請四十八名杠夫,恭送老太太上路。
那位問了,你這口棺材才多大,用得著這么多人抬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