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奉鄒鄒眉頭:“夏貴,怎樣?”
夏貴聞言后搖頭道:“朝廷還沒有要進一步援助襄樊的消息。斥候剛剛報來的情報,正如主公所猜,草原大軍在襄樊漢水的鹿門山、白河口建造了攻門臺。并打造了大量的云梯、撞車、石炮、攻城耬車。還從西域帶來大量的猛火油,聽說一部分西域工匠正在打造回回炮。”
甘奉聽后問道:“內部有消息嗎?”
夏貴從衣袋里拿出一張簡易地圖遞給甘奉道:“達子的軍寨布置圖。”
看了看手中的地圖,轉身對眾人說:“大家都是甘某的兄弟,家主傳下的兵書之地形篇中所說。
襄陽四戰之地,這里田土肥良,桑梓遍野,帶以漢水,阻以重山。
其一為西百十里之夷陵(今湖北宜昌)此地扼守三峽巴蜀東進之地,西進可水陸并進攻取江關(今重慶奉節縣),收復巴蜀,威脅關中。
其二北臨南陽,南陽之地,水陸之沖,北接宛,洛,平涂直至。南陽隋運河天然護城。獨山,桐柏山兩扇門戶扼守襄樊,兩山南緩北翹,南軍易攻易守,而北軍卻難攻難守。占領南陽可威脅五關,北伐中原,收復東京汴梁,還我河山。
其三東方信陽,乃春秋楚國所建,隔絕淮漢。從楚國建此城千余年來西進之兵不能破之。歷來拒守江東之地,以長江為天塹,又有守江必守淮之說,如南下俘虜進戰淮泗,可起信陽之軍東進攻擊淮泗側翼。
其四襄樊去江陵步道五百里,勢同唇齒,無襄樊則江陵受敵。江陵赤壁,長江水道之咽喉,襄陽若失,江陵必失。江陵若失俘虜必順江而下,攻占九江,盡而江南不保。
襄樊天下第一形勝之地,南北之咽喉,東西之腰膂。襄樊不失,進可還我河山,盡復大夏故土。退可保我江南黎民免受奴役戰亂之苦。
至此生死存亡關頭,某認為不能再等朝廷的詔書,即刻起兵。
此戰某只有區區三千兵馬,而敵軍有四十萬。某以寡敵眾,有死無生,眾家兄弟可敢與我赴死?”
眾人都到:“大人不惜身,我等豈能懼死。”
甘奉道:“好!你等聽我將令,不是沒有破敵的可能。”夏貴兄;“你即刻派人到桐柏通知張順、張貴兄弟與八日子時掘壩放水,等水勢緩,令兩兄弟行快船從上游殺出,拔除鹿門山、白河口兩處攻城臺。明天一早你本人帥一千老弱殘兵,多部旌旗,一路虛張聲勢與七日晚抵達襄陽城南,不可與敵軍碰面,敵進你退,敵退你進,要給敵人造成朝廷大舉援助襄樊的假象。”朱富、范天順兄弟:“隨我一起與今晚帶領三千主力秘密出城,繞道新野,與八日凌晨攻擊漢水以北達子大軍大營。此戰我部以火燒敵人猛火油為目的,如果可能一舉燒掉達子的糧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