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順寧縣,還有一個令人矚目的現象。在\"和親井\"畔,幾年間竟然誕生了三百戶漢蠻家庭。這些家庭的子女們都能夠用雙語誦讀《三字經》,這充分展示了漢蠻兩族之間的和諧共處和文化融合。
這一年,瀾滄江六流官縣的貢賦首次超過了內地的中等縣。
這個成績讓朝廷大為震驚,也讓獨孤皇帝對這些地方官員的治理能力刮目相看。
為了表彰他們的功績,獨孤皇帝親自題寫了\"華夷一家\"的匾額,賜予瀾滄江六流官縣,以表達對他們促進民族融合、共同發展的贊賞和肯定。
獨孤明和他的部下們還制定了{茶馬互市精細化管理細則}。
1.市場布局與功能分區:
選址于服蠻灘東側的半月形臺地,這里地勢開闊,交通便利,是理想的市集選址。
市集依山勢而建,分為三級階梯式,每級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和特色。
上市:位于最高層,是官府設立的重要交易區域。這里設有“茶馬司”和“百藥閣”,由漢官主持大宗交易。
“茶馬司”負責管理茶葉和馬匹的交易,是古代重要的貿易機構之一。
而“百藥閣”則是專門經營各種藥材的地方,匯聚了來自各地的珍貴藥材。
中市:位于中間層,是民間自由交易的區域。這里設有三百個“連棚攤位”,漢蠻商販間隔排列,形成了一個熱鬧的交易場景。
在這里,人們可以自由買賣各種商品,包括生活用品、手工藝品、農產品等。
下市:位于最底層,是臨時攤位和牲口市場。這里主要供零散的山民進行交易,他們帶來了自家種植的農產品、手工藝品以及養殖的牲口等。
這里的交易相對較為隨意,價格也更加靈活。
2.交易規制實施細則。
在這個充滿異域風情的蠻族藥材毛皮交易區內,有一個特別引人注目的地方——免稅特供區。
這里矗立著一根巨大的“神藥柱”,柱子上雕刻著各族藥神的圖騰,仿佛在守護著這片交易之地。
在這個免稅特供區內,交易者們可以享受到一些獨特的待遇。
每天,前十個完成交易的人將獲得一份珍貴的“鹽銀票”。
這張鹽銀票可以在指定的地點兌換半斤官鹽,對于生活在蠻族地區的人們來說,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物資。
此外,對于那些擁有珍貴藥材的交易者,如蟲草、麝香等,他們還有機會用這些藥材換取“鐵器券”。
這種鐵器券是限購農具的,意味著持有者可以用它來購買一些急需的農具,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這個免稅特供區不僅為交易者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交易場所,還通過這些特別的待遇,促進了蠻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物資交流。
-在這個名為“官控鐵器區”的地方,對于所有的鐵器有著極其嚴格的管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