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部的勇士們則牽著高大的駿馬,駿馬毛色光亮,精神抖擻,仿佛在展示著彝族人民的勇敢和力量。
傣家少女們手捧花環,花環上的鮮花五彩斑斕,散發著迷人的香氣,為這場景增添了一抹絢麗的色彩。
自黎明時分起,官道兩側就已經人頭攢動,人們早早地聚集在這里,期待著獨孤明與蕭謹騰的到來。
當獨孤明與蕭謹騰的儀仗緩緩行至城門外時,人群如潮水般涌動,但卻又自發地讓出一條寬闊的通路,仿佛這是一種默契,一種對他們的敬重。
就在這時,幾個曾隨軍征戰的蠻族老兵突然單膝跪地,他們以漢禮抱拳,動作整齊劃一,聲音如同洪鐘一般響亮:“殿下!將軍!”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在場的人們都為之動容,這些老兵們雖然來自不同的蠻族,但他們對獨孤明和蕭謹騰的敬重卻是相同的。
在老兵們的身后,各族百姓們也紛紛效仿,有的彎腰撫胸,有的合掌作揖,雖然禮數各不相同,但他們眼中的敬重卻是毫無保留的。
這一幕場景,展現了各族人民對獨孤明和蕭謹騰的敬仰之情,也體現了這片土地上的多元文化和諧共處的美好景象。
巖坎率領著一群歸順的各族頭人,緩緩地走上前來。
他們每個人都捧著一壇酒,那酒壇是用陶土燒制而成,壇身刻著漢蠻兩種文字,清晰地寫著“瀾滄春”三個字。
巖坎走到獨孤明和蕭謹騰面前,雙手恭敬地將酒壇捧起,說道:“此酒乃是用當年盟誓時的櫻花所釀,然后埋在江畔整整七年。”他的聲音略微有些沙啞,但卻充滿了誠意和敬意。
獨孤明微笑著接過酒壇,輕輕拍開泥封,頓時一股清冽的酒香撲鼻而來,仿佛讓人置身于櫻花盛開的春天。
他仰頭飲下一口,感受著那濃郁的酒香在口中散開,然后將酒壇遞給了蕭謹騰。
蕭謹騰接過酒壇,毫不猶豫地一飲而盡,酒液順著他的下頜滑落,在晨光的映照下,宛如晶瑩的露珠
他爽朗地大笑道:“好酒!”然后將空壇遞還給巖坎,接著說道:“待他日我再來此地,必定要與諸位痛飲三壇!”
就在這時,突然有一群孩童像小鳥一樣從人群中飛奔而出。
他們手牽著手,圍成一個圓圈,將儀仗隊緊緊地包圍在中間。緊接著,清脆悅耳的歌聲響起,宛如天籟一般:
“櫻花開,瀾滄清,
漢家郎君蠻家情。
刀犁盟,九鼎立,
日月同天永太平……”
這是一首新編的歌謠,雖然孩子們的聲音還略顯稚嫩,但每個字都唱得十分清晰,仿佛在訴說著一個美好的故事。
獨孤明聞聲低頭看去,只見那些孩子們有的身著漢家的襦衫,有的則穿著蠻族的短褂,然而,他們的臉上都洋溢著燦爛無邪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綻放的花朵一般。
獨孤明不禁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之色。
這些孩子雖然來自不同的民族,但他們卻能如此和諧地相處在一起,共同唱出這首充滿希望與和平的歌謠。
這一幕讓他深深地感受到,民族之間的融合與團結是如此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