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收集情報,成了她換取這份扭曲“安全感”和“歸屬感”的沉重代價。
初冬,在皇后生辰宴后,幾位位份較高的妃嬪在御花園暖閣中小聚品茶。
阿依莎刻意坐在看似閑聊、實則信息量較大的位置(如與梅妃、德妃相鄰)。她維持著得體的微笑,并不多言,只是專注地傾聽。
當話題轉到皇后賞賜的差異,如這次梅妃得了一斛上好的南珠,而德妃只得了尋常的蜀錦。以及皇后近來對某位新晉才人的格外“關照”時,她看似無意地輕嘆一聲:“皇后娘娘心思細膩,賞賜之物皆有其深意。只是不知那新來的柳才人,是何方閨秀,竟能如此得娘娘青眼?”她語氣中帶著恰到好處的、不惹人厭的好奇。
梅妃心直口快,接口道:“聽說是隴西柳家的旁支,其父兄在西北軍中似有些門路……”德妃則含蓄補充:“青眼倒也未必,聽聞她頗通音律,娘娘近日煩悶,許是召她解悶罷了。”
阿依莎將這些看似零碎的對話——皇后賞賜的傾向性、新寵才人的背景、皇后近期情緒狀態——牢牢記住。
次日黃郎中來“診脈”時,她借著描述自己“昨夜被宴席喧鬧擾得頭疼”為由,將這些信息如同閑話家常般,低聲、零散地透露給黃郎中。
黃郎中會“關切”地分析:“娘娘體弱,確不宜久處喧鬧。不過皇后娘娘煩悶?可是因朝中事?那柳才人既是西北軍眷,娘娘與之相處,言語間還需更謹慎些才是……”這既肯定了情報價值,又暗示了下一步關注方向西北軍情。
皇帝有時會在離明妃宮苑不遠的“澄心齋”召見親近大臣或批閱奏折。
該處環境清幽,偶有話語聲隨風飄出。
阿依莎會刻意選擇在澄心齋附近的花園“散步”或“賞景”。
她屏退大部分隨從,只留一兩個心腹(已被她用“同鄉”情誼和少量西域珍寶籠絡住),駐足在特定的回廊轉角或假山后。
她凝神靜氣,捕捉著風中斷斷續續傳來的詞語。
某日,她隱約聽到皇帝略帶怒意的聲音提到“安西都護府…驕橫…尾大不掉…”,以及另一個沉穩聲音(疑似某位宰相)回應:“…需徐徐圖之…糧秣轉運…”。
雖然模糊,但關鍵詞“安西都護府”、“驕橫”、“糧秣”已足夠敏感。另一次,她聽到皇帝笑著對某人說:“…愛卿北境之功,朕心甚慰…幽州軍需…可再增撥…”
這類信息風險極高,阿依莎會強忍心驚,在黃郎中到來時,以“心神不寧,仿佛聽到陛下在附近議事,擾了清靜”為借口,將聽到的關鍵詞原封不動、甚至模仿語氣復述出來。
黃郎中眼中會閃過精光,表面安慰她“陛下勤政,難免聲響”,實則迅速在心中拼湊信息:皇帝對安西將領不滿,有整頓之意?北境(幽州)將領受賞,軍需增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