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明坐在書桌前,手中的朱筆不停地在奏折上揮動著。他的眉頭緊緊地皺起,似乎對這些奏折中的內容感到十分困擾。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太陽穴開始發脹,眼睛也有些酸澀,但他仍然堅持著,不敢有絲毫懈怠。
終于,獨孤明放下了手中的朱筆,揉了揉發脹的太陽穴,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他抬起頭,看向窗外,發現此時已經是三更時分了。整個皇城都沉浸在一片寂靜之中,只有他的書房還燈火通明,顯得格外突兀。
就在獨孤明準備起身活動一下筋骨的時候,門外傳來了侍衛輕聲的稟報:“太子殿下,蕭大人求見。”
獨孤明的眼睛突然一亮,仿佛黑暗中的一顆流星劃過,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急切:“快請!”隨著他的話語,門扉緩緩地被推開,發出輕微的“嘎吱”聲。
蕭謹言的身影出現在門口,他身穿一襲靛青色的官袍,袍袖隨風飄動,顯得頗為瀟灑。
他的步伐穩健而有力,每一步都像是經過深思熟慮,透露出一種沉穩和自信。
然而,與他平日里的從容不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時的蕭謹言眉宇間卻籠罩著一層化不開的憂慮。
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仿佛有千斤重擔壓在身上,讓人不禁為他感到擔憂。
蕭謹言的手中捧著一卷賬冊,那賬冊看起來頗為厚重,似乎承載著無數的秘密和責任。
他的指尖因為緊緊握住賬冊而微微發白,顯然這卷賬冊中的內容對他來說至關重要,甚至可能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安危。
獨孤明見狀,連忙起身相迎,快步走到蕭謹言面前,親自為他斟了一杯熱茶。熱氣騰騰的茶水在杯中翻滾,散發出淡淡的清香,為這緊張的氣氛帶來一絲舒緩。
蕭謹言苦笑一聲,將賬冊攤開在案幾上:\"殿下請看,這是戶部剛呈上來的軍費預算。北境七鎮要求增撥糧草三十萬石,冬衣五萬套,箭矢百萬支。可國庫...\"他修長的手指劃過最后一欄數字,\"空虛至此,如何支撐這場大戰?\"
獨孤明凝視著那些觸目驚心的赤字,眉頭深鎖。先帝北征不過三月,他作為攝政監國,既要穩定朝局,又要籌備這場關乎國運的北伐。
而蕭謹言作為他最信任的盟友,正推行著一系列觸及既得利益的改革。
\"你的'鹽鐵折色法'推行如何?\"獨孤明突然問道。
蕭謹言眼中閃過一絲無奈:\"鄭尚書帶頭反對,說是違背祖制。今日朝會上,半數文官聯名上書,要求暫停新政。\"
\"鄭垣...\"獨孤明指尖輕叩桌面,眼中寒光一閃而逝。這位戶部尚書是父皇岳丈,在朝中樹大根深,一直是改革的最大絆腳石。
\"明日朝會,我自有安排。\"獨孤明忽然說道,聲音沉穩如鐵,\"征討北狄在即,不容耽擱。蕭兄且將新政細則再與我詳述一遍。\"
燭光下,兩人伏案研討至東方既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