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傳回大唐,皇帝與百姓們都十分擔憂。皇帝下令派遣大唐最優秀的御醫前往為李善診治,百姓們也紛紛為他祈禱,希望他能早日康復。
但李善深知自己的身體狀況。在病床上,他依然心系道德教育事業。他召集了身邊的弟子,將自己未完成的心愿與想法一一托付給他們。他對弟子們說:“我這一生,致力于道德教育,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深知仍有許多不足。你們要繼承我的遺志,將道德育人思想繼續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弟子們聽后,無不淚流滿面,紛紛表示一定會牢記師傅的教誨,不辜負他的期望。
李善的病情愈發嚴重,每一次呼吸都顯得那么艱難。但他那堅定的眼神,依舊透露出對道德教育事業的執著與熱忱。在病榻上,他時常回憶起自己這一生的經歷,從最初在各地講學,到在江南小城推行道德改革,再到如今將道德教育理念傳播到周邊國家,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但也都意義非凡。
他望著身邊圍坐的弟子們,聲音雖然微弱,但卻充滿了力量:“道德,乃人之根本,國之基石。我們身處這紛繁復雜的世界,誘惑眾多,唯有堅守道德,方能不為所動。你們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挑戰,但只要心中有道德這盞明燈,就一定能照亮前行的道路。”
弟子們緊緊握住李善的手,泣不成聲。他們深知,師傅這一生,為了道德教育事業,付出了太多太多。如今,師傅即將離去,他們心中的悲痛難以言表。
李善微微喘了口氣,繼續說道:“我在編纂道德教育典籍時,收集了無數的案例與故事,這些都是我們寶貴的財富。你們要深入研究這些內容,將其中的精髓傳承下去。同時,也要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創新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讓道德教育更加貼近人們的生活。”
一位弟子哽咽著說:“師傅,您放心,我們一定會按照您的囑托去做。我們會將您的道德育人思想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受益于道德的力量。”
李善聽后,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他緩緩閉上眼睛,仿佛在積蓄力量,又過了一會兒,他再次睜開眼睛,說道:“我還希望你們能將道德教育傳播到更遠的地方,讓全天下的人都能明白道德的重要性。這不僅僅是我們大唐的責任,也是全人類共同的責任。”
弟子們紛紛點頭,他們知道,這是師傅最后的遺愿,也是他們肩負的重大使命。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李善的病情時好時壞。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道德教育事業的思考,他會在清醒的時候,與弟子們討論一些道德教育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他的弟子們也都認真記錄下來,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與此同時,大唐的皇帝得知李善病重的消息后,心中十分悲痛。他深知李善為大唐的道德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大唐的功臣。于是,皇帝下令在全國范圍內為李善祈福,希望他能戰勝病魔,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