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老夫還是要勸你莫要經商,以免影響聲望,更不要私自招募衛率,以免惹怒圣人,召來大禍!”
李儼撒謊道:“寡人記住外公的教誨了,既然你說經商不行,那這件事就作罷了,更何況寡人也沒有這樣的財力。”
“這就好啊!”
薛國丈一臉欣慰,不忘告誡這個外孫。
“還有一件事外公必須提醒你,你這個堂舅好大喜功,鼠目寸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可千萬不要重用他,最好找個機會把他的太子詹事免去,另擇賢能!”
李儼耐著性子賠笑:“寡人記住外公的教誨了,容我再觀察他一段時日,如果確實不堪大任,那就把他免掉。”
這一次,祖孫二人相談甚歡。
薛絳也徹底打消了向李瑛夫妻告密的想法,打心眼里希望這個外孫能夠穩穩當當的做好大唐儲君。
就在李儼為了賺錢東奔西走的時候,張去逸也沒有閑著,他馬不停蹄的走訪了十來個經商的友人。
張去逸執掌太府寺二十年,商界的朋友遍天下,隨便從長安一劃拉,這些人都得賣個面子。
張去逸找這些朋友并不是為了借錢,五萬貫對于這個被稱為長安首富的老家伙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
他找這些朋友的目的是為了兌錢,把銅幣兌換成紙幣。
「大唐寶鈔」從去年發行至今將近一年,民間基本上都已經接受了這種嶄新的貨幣。
但由于紙幣易損,如果讓百姓在紙幣與銅幣之間做個選擇,絕大部分人自然都會優先選擇銅幣。
因此這一年來,在民間出現了一個灰色產業,那就是用銅幣兌換紙幣。
雖然官府的錢莊也提供這項業務,但每個人都有限額,普通人每年最多只能兌換一百貫銅幣。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用銅錢兌換紙幣的灰色產業應運而生,在大唐各地都有人偷偷從事這個行業。
至于兌換價格,市場價基本上在1.1比1之間,也就是說一百一十貫紙幣兌換一百貫銅幣,說起來也不算太黑。
當然,一般商賈的財力能兌換個一兩千貫就已經撐破了天,更別說張去逸計劃的五萬貫了。
所以,張去逸馬不停蹄的走訪了長安城內財力最雄厚的十幾個商賈,要求他們為自己兌錢。
張去逸提供的是銅幣,要求這些商賈給自己兌換成紙幣,兌換比例1:1.12。
這些商賈平日里都是拿著銅錢兌換紙幣,第一次遇到有人要求拿銅錢換紙幣,更何況是不限數額,有多少兌多少,少到兩三千貫,多到一兩萬貫,來者不拒。
再加上張去逸的面子在這里,這些商賈多出0.02的比例也就認了,紛紛痛快的與張去逸兌換。
在短短兩天的時間內,張去逸幾乎沒有睡覺,帶著全家五十多個仆人不停地走街串巷,從家里運出來了五萬貫銅幣,兌換回來了五萬六千貫的「大唐寶鈔」。
望著倉庫里滿滿當當的紙幣,張去逸背負雙手,臉上笑開了花。
“嘿嘿……小崽子,你還想做生意,照著老丈人你差遠了!就你們東宮那幫飯桶,給張某人提鞋也不配!”
最受張去逸寵愛的小妾韓夫人總算看明白了丈夫的套路,幫他捶著肩膀撒嬌。
“哎呀……還是阿郎厲害啊,這么一倒騰,竟然賺了六千貫,妾身佩服佩服啊!”
張去逸伸手在小妾的鼻梁上刮了一下,得意的道:“你還抱怨老夫不要利金(利息)了吧?跟太子要利金,多傷和氣?
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把錢賺了,還讓太子欠了情分,豈不是兩全其美?
回頭等太子還錢的時候,咱們只要銅幣不要紙幣,又能賺個五六千貫,躺著白賺一萬貫,豈不快哉?”
年方三十出頭的韓夫人笑靨如花:“阿郎你可真是厲害,簡直是寶刀不老!”
張去逸攬著愛妾,扶著腰叫苦:“五十六歲的人了,寶刀再不老也要被你榨干咯!連續奔波了兩天,今晚老夫得掛免戰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