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每張紙的背后都被李瑛做了手腳,這樣就可以根據十位大臣的書寫順序來確定他們的選擇,從而判斷大臣之間是否拉幫結派,結黨營私?
李瑛猜測,這些大臣們為了不得罪人,肯定都會對自己的筆跡進行偽裝,如果不是提前做手腳,僅靠筆跡根本無法分清某張名單出自何人之手。
吉小慶把十張a4紙一般尺寸的選票整整齊齊的碼成一摞,恭恭敬敬的送到了皇帝手中。
“陛下請過目!”
“嗯,你下去吧!”
李瑛接過選票,揮手示意吉小慶退下。
伸手拈起第一張,李瑛先看了看背面,在右下角有用白色墨水寫的阿拉伯數字“3”,字體很小且筆墨極淺,如果不仔細檢查,很難發現。
“第三個上臺的應該是李適之。”
李瑛又低頭看了看桌案上的記錄,在“3”的后面寫了一個“適”字,這代表李適之是第三個參加投票的。
在十位大臣寫選票的時候,被做了記號的十張白紙整整齊齊的摞在一起,所有的大臣都只能按照順序一張張的向下翻,不可能將順序打亂。
但在揭曉答案的環節,吉小慶從箱子里拿出白紙的時候順序已經被打亂,李瑛就只能依靠背面的阿拉伯數字對號入座。
“韋堅、皇甫惟明、韋陟、劉君雅。”
李瑛嘴唇翕動,默念名單上的四個名字,試著分析李適之的心理,并最終得出一個結論。
“看起來李適之有些厭惡東方睿。”
放下李適之的選票,李瑛又拿起下一張選票,看了看背面右下角的數字,上面寫著一個很小的阿拉伯數字“6”。
李瑛又看了看桌案上的記錄,在6的后面寫了一個“明”,代表這張選票出自皇甫惟明之手。
“韋堅、韋陟、劉君雅、皇甫惟明。”
李瑛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這張選票上的四個名字與李適之的選擇完全相同,只是順序不同,這說明什么?
兩個人心有靈犀?
還是這幫人結黨營私?
李瑛不能確定李適之和他們是否一黨,但卻能肯定韋堅、韋陟、皇甫惟明大概率同為一黨,攻守同盟。
“這三個人依靠京兆韋氏為基礎,姑且稱之為韋氏黨吧,難不成李適之與他們交好?”
“如果李適之加入了韋氏黨,而李適之與皇甫惟明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劉君雅,難不成他這個戶部尚書也加入了韋氏一黨?
如果這五個人結為一黨的話,那實力也太強大了,必須予以打壓!”
李瑛蹙著眉頭摸起第三張選票,查看背面右下角的數字,赫然是個“5”。
李瑛又對比桌案上的記錄,在5的后面寫了一個“東”字,這代表這張選票出自禮部尚書東方睿之手。
“朕盲猜肯定沒有韋堅、韋陟這兩個人!”
李瑛嘴里嘀咕一聲,同時把紙張翻了過來。
只見上面赫然寫著:劉君雅、崔希逸、韋陟、東方睿。
“猜錯了?”
李瑛啞然失笑,“想不到東方睿寧肯選擇同樣出自京兆韋氏的韋陟,也不選皇甫惟明,倒是出乎朕的預料!”
“但東方睿第一個就選擇了劉君雅,莫非兩人私交甚篤?那劉君雅與韋氏黨有沒有交往?”
李瑛猜不透,只能繼續查看其他的選票,一步步的抽絲剝繭。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皇甫惟明與韋堅是莫逆之交!”
李瑛又翻了翻皇甫惟明的選票,他第一個就選擇了韋堅,又把東方睿排除在外,這更加印證了兩人之間的鐵桿關系。
繼續翻看下一張選票,背后是個“2”字,對應的人是門下省侍中顏杲卿。
而顏杲卿給出的四個人選分別是:韋堅、東方睿、皇甫惟明、韋陟。
“這說明顏杲卿沒有卷進韋堅與東方睿之爭,所以他的名單中既選擇了韋堅,又選擇了東方睿。”
李瑛繼續向下看,手里剛拿起的這張背面右下角寫著一個“9”,對應的人物是工部尚書韋堅。
“嗯……終于找到韋堅的選票了。”
李瑛對此非常期待,看完這張選票之后基本就能確定“韋黨”之中包括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