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惟明、劉君雅、韋堅、崔希逸……”
“???”
李瑛看完之后頭頂上浮現一堆問號。
什么意思?
韋堅居然沒有選擇同為京兆韋氏的韋陟?
難不成選票的順序搞錯了?
李瑛努力的回憶了一下,當時自己一直盯著桌子上的白紙,并沒有看到任何人翻動過,可以確定順序并沒有錯
既然順序沒有錯,那么這張選票肯定是韋堅的無疑!
也就是說,韋堅并沒有選擇同為京兆韋氏的韋陟。
“朕倒要看看韋陟選的何人?”
李瑛放下韋堅的選票,低頭看了看桌案上的記錄,確定韋陟對應的是順序是“8”。
沒有確定主人的選票只剩下五張,李瑛很快就把背面標記了“8”的選票從中抽了出來。
“這張就是韋陟的,我倒要看看他選的何人?”
“東方睿、皇甫惟明、韋陟、劉君雅……”
“嘖嘖……韋陟果然也沒有選擇韋堅,這可真是出乎朕的預料啊!”
看完韋陟的選票之后,李瑛推翻了自己之前的判斷。
韋堅與韋陟雖然同為京兆韋氏出身,平日里看起來也是一團和氣,但私下里卻互相拆臺。
韋堅寧肯選擇劉君雅與崔希逸,也不選擇自己的族兄韋陟,而韋陟更是第一個選擇了韋堅的死對頭東方睿,也不選擇韋堅。
如果后世的閨蜜之間用“塑料姐妹花”來形容,那二韋之間的關系簡直可以稱之為“口蜜腹劍”、“人前一套,背后一套”!
“不過呢,這對于朕來說倒是一樁好事,既然二韋之間面和心不和,那么以京兆韋氏為根基的‘韋黨’可能并不存在,是朕多慮了。”
李瑛如釋重負,這樣就不用擔心自己離京之后“韋氏黨”獨攬大權。
端起茶盞來呷了一口,李瑛又摸起了一張選票,背面右下角的標記是“7”,對應的主人是新任戶部尚書劉君雅。
而劉君雅給出的四個候選人分別是:東方睿、韋堅、韋陟、皇甫惟明。
“劉君雅竟然沒有選擇自己?”
李瑛看完之后頗為意外,對劉君雅的格局頓時有些刮目相看。
“這應該是所有可以選擇自己的選票之中,唯一沒有選擇自己的人吧?”
李瑛把皇甫惟明、東方睿、韋堅、韋陟的選票再次核對了一遍,能夠確定這四個人都選擇了自己,只有劉君雅高風亮節的把名額讓給了其他人。
“劉君雅果然人如其名,君子風度,雅量高致,不錯、不錯!”
李瑛對劉君雅的氣度贊不絕口,印象大幅提升,甚至認為將來再任命新宰相的時候可以優先考慮他。
劉君雅除了把內閣名額讓給別人之外,第一個選擇的就是東方睿,而東方睿第一個選擇的也是劉君雅,由此可見兩人私交不錯。
放下劉君雅的選票,李瑛摸起下一張,背后的標記是個“1”,李瑛不用看記錄就知道是裴寬的。
而裴寬選擇的四個人分別是:韋堅、皇甫惟明、劉君雅、韋陟。
人選與李適之、皇甫惟明的完全一樣,只是順序略有區別而已。
“這說明什么?”
裴寬身為中書令,當朝首相,肯定不會加入其他黨派,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看來韋堅的能力獲得了大部分人認可,眾望所歸。”
甚至就連李瑛自己都器重韋堅的才能,那么裴寬、李適之兩位宰相緊隨皇帝的步伐,看好韋堅也就可以理解了……
“到底是東方睿人緣不好,還是裴寬、李適之這些老臣憎惡邊塞出身的他?”
李瑛覺得更像是后者,畢竟河東裴氏、京兆韋氏、隴右李氏都是關隴門閥,而作為靈州商賈出身的東方睿在他們的眼里就是鄉巴佬、土包子,所以裴、李二人沒有選他也就可以理解了。
除了韋堅的能力獲得一致認可之外,能文能武,先后擔任過兵部侍郎、司農卿、朔方節度使、隴右節度使的皇甫惟明也被大部分人認可,獲得了與韋堅一樣的高票。
而在長安盤踞了十年的韋陟先任京兆少尹,現在升為京兆尹,同樣人脈深厚,長袖善舞,與韋堅斗了個旗鼓相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