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終于看到汝南城了!”
炎炎烈日之下,一馬當先的李嗣業望著前方的城池,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從長安到汝南一千兩百里路程,五萬將士用了整整半個月長途跋涉,終于抵達了目的地。
五萬人的大部隊,僅僅配了五千匹戰馬,行軍速度達到了驚人的日行八十里。
要知道,歷史上以行軍神速著稱的夏侯淵也不過“三日五百,六日一千”,而且那還是以騎兵為主的隊伍。
尋常武將行軍,一天下來能走五六十里已經算是神速。
當然,這支五萬人的唐軍能夠爆發出這么驚人的行軍速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長安休整了一兩年,身體處在最輕松的狀態,而李嗣業又采取了非常有策略的行軍安排,這才在半個月之內順利的抵達汝南。
離開長安的頭三天,李嗣業要求部隊按照日行七十里、八十里、九十里遞增,逐漸給隊伍提升強度。
在將士們逐漸適應了行軍強度之后,李嗣業要求第四天到第七天按照每日一百二十里、一百一十里、一百里、九十里行軍。
李嗣業按照輿圖嚴格規劃行軍路線,只要不下暴雨,隊伍必須到達計劃地點才能扎營休整。
在李嗣業的嚴格要求之下,五萬唐軍用了七天的功夫就已經行軍六百六十里,超過了總路程的一半。
在隊伍進入了平坦的南陽盆地之后,李嗣業再次給部隊增加強度,要求在第八天到第十天每天強行軍一百二十里。
在這三天之內,五萬唐軍狂奔三百六十里,加上之前七天的路程,用了十天急行軍一千里出頭。
李嗣業的運氣不錯,在這十天的時間內,風和日麗,天空沒有下一滴雨,反而有好幾天都處在陰天狀態,讓唐軍少受了不少罪。
當五萬將士進入唐州境內的時候,距離李瑛要求的半個月還有五天的時間,路程僅剩一百八十里。
就在這時候,天空下起了大雨,道路泥濘,李嗣業下令隊伍在慈丘縣城外安營扎寨,休整一日。
面對滂沱大雨,李嗣業有些郁悶,埋怨老天不能成人之美。
“如果不是這場大雨,我軍再有兩天半應該就能提前抵達汝南了!”
同時,李嗣業也慶幸前幾天打好了堅實的基礎,這才讓后面的路程變得無比輕松,即使下一天的雨甚至連下兩天,隊伍都能在半個月內如期抵達汝南。
夏天的雨水來得急去的也快,下了一天便放晴。
休整了一天之后唐軍繼續趕路,只是道路變得泥濘起來,走了一整天下來僅僅行軍四十里。
但到了第二天,炙熱的太陽就將泥濘的道路曬干,唐軍的行軍速度再次提到了八十里。
此時,這支隊伍已經離開長安十三天,距離目的地汝南只剩下六十里。
“能夠提前一天到達也不錯,明日傍晚我軍務必兵臨汝南城下。”
扎營的時候李嗣業心滿意足。
經過十來天的高強度行軍,將士們已經人困馬乏,許多人的雙腿已經有些發軟。
誰知道到了半夜電閃雷鳴,曠野中風雨大作,一直下到第二天傍晚,道路又重新變得泥濘起來。
“操,賊老天,這是掐算著讓我十五天趕到汝南啊?”
李嗣業在帥帳中氣的破口大罵。
無可奈何,只能讓將士們再次休整一天,等次日道路稍微干燥一些再繼續行軍。
回想起前幾天那場大雨過后,將士們用了五個時辰僅僅跋涉了四十多里,天不亮李嗣業就親自吹響了行軍的號角。
眼看著距離汝南城只剩下六十里,唐軍鼓起勁頭,再次踏著泥濘趕路,終于在次日晌午過后抵達了汝南城下。
“傳我命令,全軍就地扎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