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命殿后的牛廷玠遭到杜希望和李祎的包夾,無力突圍,打算率領全軍將士死戰。
“諸位來自河北的兒郎,今日我等便以死殉國,誰也不許做貪生怕死之徒!”
這支五千人左右的軍隊是來自河北的精銳,都是安祿山的嫡系,聽了牛廷玠的話紛紛攘臂響應。
“誓為大燕死戰!”
“誓死效忠皇上!”
就在這時,來自金陵的使者趕到揚州城外求見李祎。
“啟稟申王,圣人率領的將士已經于今日清晨攻克南京,生擒了賊首安祿山,并將李林甫、能元皓、嚴莊等逆賊全部拿下。”
“哈哈……天佑大唐,天佑大唐啊!”
年已七十五歲的李祎聞言老淚縱橫,擊掌歡慶,“陛下用兵如神,縱然太宗再世也不過如此啊!”
船上的將領無不欽佩的五體投地,本以為唐軍會在南京城下遭到殊死抵抗,付出巨大的代價才能破城,沒想到昨天半夜兵臨城下,今天清晨就突破了城門。
使者又向李祎等人大致的講述了下經過,眾人方才知道是由李白提前進城,策反了南京城內的士族響應,方才兵不血刃的突破了城門。
李祎馬上派人去向被堵在運河上的燕軍喊話,告訴他們安祿山被俘,南京淪陷的消息,勸他們繳械投降。
十幾個大嗓門的唐軍傳令兵紛紛上岸,騎著馬靠近燕軍戰船,高聲吶喊。
“船上的叛軍聽好了,你們的國都已經淪陷,你們的皇上也已經被俘虜,聰明之人就不要再做無謂的抵抗了!”
“速速放下兵器,可免一死,若是負隅頑抗,定然會橫尸長江,魂歸大海!”
“快投降吧,安胖子都被俘虜了,你們還打個什么勁?”
“安慶緒也逃跑了,留下你們做替死鬼,你們還替他賣命嗎?”
在唐軍傳令兵來回馳騁的吶喊聲中,船上的燕軍很快軍心動搖,許多人產生了投降心理。
牛廷玠大怒,拔劍斬了幾個畏縮不前之人,高聲訓斥。
“南京城固若金湯,城高墻厚,城內有兩萬人馬,豈會這么容易被攻破?”
“誰再輕信謠言,動搖軍心,定斬不赦!”
在牛廷玠的鼓舞之下,燕軍再次振作,打算與唐軍殊死搏斗,就算無法突圍,也要讓唐軍付出慘重代價。
就在這時,又有使者帶著安祿山的書信自南京而來。
為了勸降安慶緒,李瑛特地派出錦衣衛指揮僉事司乙押解著大燕丞相嚴莊前來勸降,但到了瓜洲渡之后才得知安慶緒已經火燒營寨,率部逃竄。
司乙與李祎見面之后,立即按照吩咐押解著嚴莊上岸,拿著安祿山的書信勸降牛廷玠。
一人拼命萬夫避讓,更何況是五千精兵做困獸之斗,唐軍要想剿滅他們,至少要付出兩三千人的代價。
如果用安祿山的書信能夠勸降牛廷玠,倒也算是一樁功勞,對于血肉之軀的將士們來說更是一場功德!
嚴莊老老實實的上岸,大聲呼喚牛廷玠:“牛將軍何在?我是嚴莊,請把船靠岸說話。”
牛廷玠在船上看到嚴莊突然現身,不由得大驚失色,捶胸頓足。
“壞了、壞了,丞相竟然被唐軍抓住了,看來南京十有八九不保了!”
眾將齊聲規勸:“將軍勿急,先將船靠到岸邊,聽聽嚴莊怎么說?”
很快,牛廷玠乘坐的帥船靠近岸邊,牛廷玠站在船頭大聲喊話:“丞相為何出現在此處?”
嚴莊嘆息道:“南京已經陷落,皇上被俘,城內兩萬人馬全軍覆沒。
大唐天子向我們皇上承諾,如果我軍能夠主動投降,便能免皇上一死,并赦免所有將士的謀反之罪。”
李祎也帶著千余人來到岸邊,站在射程之外勸降。
“你們的朝廷已經滅亡了,你們的君主已經被俘虜、國都淪陷,安慶緒更是把你們當做棋子拋棄,難道你們還要愚忠嗎?”
牛廷玠看完安祿山的親筆信,決定向唐軍投降:“罪將愿率部歸降,只求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