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退下之后,李瑛讓嚴莊把安守忠的條件道來,看看他有什么要求?
嚴莊彎著腰,小心翼翼的道:“第一,他要求圣人下一道詔書,赦免安祿山及其家眷的死罪。”
“嗯……”
李瑛聽完之后陷入了思考之中。
一開始,李瑛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才與安祿山做出約定,如果他能勸說一路叛軍投降,就赦免他的死罪。
當時李瑛認為安祿山無法做到,畢竟各路叛將手里都有五萬以上的兵馬,想要讓他們主動投降絕非易事。
沒想到安守忠竟然真有投降的可能性,這就讓李瑛不得不慎重考慮了。
而且安守忠還要求公開降旨赦免安祿山的罪行,那煌煌圣旨一旦頒布,就更不能更改了!
但安祿山是叛軍的領袖,還曾經僭越稱帝,他可不像安守忠一樣只是將領,如果赦免他會不會引起朝野之間的抗議?
但如果拒絕了安守忠的這個條件,那他就不會投降,想要剿滅他手里的五萬燕軍,唐軍至少要付出一兩萬人陣亡的代價,甚至會陣亡更多。
而且叛軍所到之處,還會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百姓遭到涂炭……
片刻思忖之后,李瑛的內心已經有了主意,但并不急于回答,吩咐嚴莊繼續說下去。
“安守忠可還有其他條件?”
嚴莊繼續道:“安守忠的第二個條件就是降旨赦免他手下的將領。”
“這個容易,朕既然連安守忠都赦免了,又怎會追究他手下將領的罪行?”
對于這個條件,李瑛爽快的答應了下來,“還有嗎?”
看嚴莊的表情,李瑛感覺還會有其他條件。
嚴莊點頭:“還有最后一條,若是這支叛軍歸順了朝廷,安守忠請求陛下將之解散。
他不能去與昔日的同袍為敵,若是那樣,他寧愿死!”
李瑛微微頷首:“沒了吧?”
“沒了。”嚴莊紅著臉說道。
李瑛笑著道:“那朕該說說自己的要求了,如果安守忠能實現朕的要求,那么朕就會答應他的條件!”
“呃……陛下有什么要求?”
嚴莊一臉意外。
李瑛鄭重的說道:“安祿山乃是賊酋,挑起了如此浩劫,導致雙方數十萬將士戰死沙場,數百萬百姓慘遭涂炭。
你們讓朕赦免安祿山,滿朝文武、全國的百姓肯定一片抗議之聲,讓朕這個皇帝很難做啊!
故此,安守忠如果真想保住安祿山的性命,那就率領他手下的將士北上給朕滅了渤海國。
只有他能夠立下這般大功,朕才能對天下萬民、滿朝文武有個交代,才能公開赦免安祿山的罪行……”
聽完圣人的這個條件,旁邊的李泌、王維都不由得眼前為之一亮,心中深感佩服。
李瑛內心的顧慮他們感同身受,赦免安祿山肯定天下嘩然,朝野一片抗議。
如果不赦免安祿山,那么安守忠就會率領他麾下的五萬精兵死戰,大唐還將繼續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圍剿這支流寇,死亡的人數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但如果讓安守忠以平定渤海國作為條件來換取赦免安祿山,那就能夠堵住天下萬民的嘴巴了。
畢竟渤海國擁有十五萬兵力,治下三百余萬人口,割據整個東北地區,要滅他們絕非易事。
一百多年前,隋煬帝楊廣為了滅亡高句麗,三次出動百萬大軍討伐,沿途累死、病死、戰死的高達三四十萬。
唐朝初期,太宗李世民也曾經率領三十萬大軍親征高句麗,依然未能將之平定。
直到高宗時期,才由七十三歲的老將李績聯手薛仁貴將之徹底滅國。
現在的渤海國雖然比起巔峰的高句麗稍微弱了一些,但也算是區域性的大國,要想將之吞并,至少要派遣三倍左右的兵力才能做到。
如果安守忠能夠滅亡渤海國,那么大唐將會節省一場出動四五十萬兵力的大戰。
嚴莊聞言有些驚訝:“這、這渤海國擁兵十五萬,如果面臨危險發動強征,可以招募二十萬的新兵,要滅他們絕非易事啊……”
“朕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