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瑛站在親手繪制的地圖前,背負雙手,思緒飛揚,在腦海中勾勒著未來由自己一手創造的大唐帝國。
向西開拓有強敵大食帝國,向南受制于自然環境,留給大唐的發展方向只剩下北面與東面。
寒冷的北方,李瑛一定會把它納入版圖。
因為天氣寒冷,外興安嶺以北人煙稀疏,不要說沒有國家,就連部落都寥寥無幾。
但李瑛作為穿越者深知,雖然這片區域現在開發價值低,但下去一千多年之后,隨著科技的發展,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設想一下,如果在二十一世紀,東大擁有整個外東北地區,將騎在日本頭頂的庫頁島掌握在手中,將會讓東北擁有遼闊的海岸線,使得東大的海洋戰略出現質的飛躍。
既然當前開發價值低,對應的獲取價值也低,等滅了渤海國之后,只需要派遣一支兩萬人的偏師就可以橫掃整個北亞地區。
李瑛計劃等滅了渤海國之后,從國內各地征調大量的囚徒,前往外東北修建幾座城池,在北亞地區烙上大唐的印跡,將這片土地納入漢人政權的版圖之中。
而且在這片寒冷的土地上,也并非完全沒有政權存在。
在渤海國的北方,也就是后世的黑龍江北部,以及俄羅斯控制的外東北地區存在著黑水靺鞨、室韋、韃靼等漁獵民族。
這個種族不畏嚴寒,夏天捕魚、放牧,冬天打獵,各部落加起來總人數在三四十萬左右,而且絕大多數都已經向大唐稱臣。
為了管理這些部落,唐高宗李治時期在這片區域設立了黑水都督府,但后來遭到渤海國的進攻,黑水都督府被唐廷撤銷。
既然在李治時期大唐都已經把觸角伸進了北亞地區,志在成為千古一帝的李瑛自然不會落后,所以遼闊的北方必須納入版圖,讓大唐的鐵騎一直抵達北冰洋。
而且,根據朝廷的資料來看,在外東北地區除了靺鞨、室韋這些部落之外,在更遠的北方還有兩個國家。
第一個叫做流鬼國,大概位置就在俄羅斯極東的勘察加半島上。
這座島嶼隔著太平洋與對面的阿拉斯加相望,面積高達三十七萬平方公里,面積遼闊,比十個臺灣島加起來的面積還要大。
在武則天時期,一伙自稱流鬼國的使團來到大唐向女皇稱臣,并獻上了島上的特產,希望往后能與大唐世代通商。
經過詢問得知這個流鬼國距離長安一萬兩千里路程,比長安到西域最邊陲的疆域還要遠兩三千里路程,國內人口三四萬左右。
有藩邦自遙遠的北方前來臣服于大唐,這讓武則天非常高興,覺得自己的影響力已經超過了李世民,因此四海懾服。
武則天賞賜給了流鬼國使者許多精美的瓷器、絲綢、香料、白紙等中國的特產,又向流鬼國使者打聽他們的周圍還有沒有其他國家?
流鬼國的使者告訴武則天,在本國的北方還有一個民風彪悍的夜叉國,這個國家的人喜歡吃生肉、喝鮮血,出門靠著狗拉雪橇在地上行走,主要肉食靠捕殺成群結隊的駝鹿。
“飲毛茹血的蠻夷罷了!”
武則天對這個夜叉國失去了興趣,沒有再繼續深入研究,畢竟距離大唐實在太遠了。
李瑛不久前從大唐的秘書監找到了這些史料,經過研究可以斷定夜叉國所在的地方應該就是自己穿越前俄羅斯最東部的楚科奇地區,這里也被稱為世界的“東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