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歡喜有人愁,大唐皇帝的這項決定固然讓江南士族笑逐顏開,但卻也引得關隴地區的門閥深感不滿。
他們到處散布陛下被江南人麻痹了的流言,如此拔高金陵的地位,不怕將來出現割據政權與長安分庭抗禮嗎?
但由于李瑛目前對朝廷擁有無與倫比的掌控力,集權程度猶在李隆基之上,想要殺誰也只是一句話的事情,關隴的這些門閥也只敢在私下里議論,誰也不敢公開站出來反對……
曾經權傾朝野的太原武氏、弘農楊氏、李林甫一脈已經全部被滅了族,在東市刑場被殺的人頭滾滾。
河東裴氏出身的裴敦復、裴巨卿、裴元禮,太原王氏出身的王琚,洛陽的徐嶠,哪個不是門閥大族?
就連太上皇李隆基也被軟禁在了太安宮,慶王李琮、永王李璘皆被斬于東市,魏王李琚被囚、儀王李璲被廢……
在這樣一個高度集權的大皇帝面前,哪個蠢貨敢站出來公開反對?只是私下里吐槽、抱怨罷了。
李瑛無與倫比的威望首先來自于資歷,二十多年的太子生涯,自然是新皇帝無可爭議的繼承人。
又來自于強大的政治手腕,既斗倒了李隆基,又斗倒了武氏集團,將奸相黨、惠妃黨、河東黨摧枯拉朽的掃蕩,一手打造了由太子黨作為骨干的朝廷中樞。
更來自于歷史頂尖的戰功!
平定突厥,收復長安、太原、洛陽,翦滅武氏集團治下的五十萬軍隊,擒殺張守珪、李璘,攻克南京,生擒安祿山,平定安史之亂在即……
在內部發生如此劇烈的動蕩之下,李瑛領導的朝廷并沒有從安西、北庭等邊疆抽調軍隊,保證了邊疆的穩固。
更在唐與吐蕃之戰中取得兩線勝利,累計殲滅二十多萬吐蕃軍隊,三路合圍邏些城,把吐蕃高原納入版圖已經不再是夢想。
改革內政,強力發行紙幣,緩解了朝廷的經濟壓力。
廢黜節度使制度,杜絕了戌邊大將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隱患。
廢道設省,采取三司制度,既保證了地方官員職責分明,又加強了中央集權。
如此強大的文治武功,在朝野百姓看來已經直逼太宗文皇帝,李瑛治下的大唐超過貞觀盛世已經觸手可及。
但李瑛并沒有任命出身江東陸氏的陸放為金陵府尹,而是調曾經擔任過宰相的洛陽尹韓休前來金陵擔任主官,由陸放擔任金陵少尹。
韓休出身京兆長安縣,韓氏雖然比不上韋氏、杜氏兩個大族,但在關中士族中也能排的上號。
皇帝調關中人前來金陵擔任主官的決定很好的安撫了關隴門閥的不滿情緒,市井坊間的抱怨聲很快就淡化甚至消弭于無形。
除了調韓休走馬上任金陵府尹之外,李瑛又任命原湖南兵馬都督岳斌改任金陵兵馬大都督,率領兩萬人長期駐扎在金陵城外,拱衛著大唐的這座“南京”。
秋天的金陵城一片繁忙景象,江面上戰艦如梭,桅帆林立。
岸邊上萬民夫熱火朝天的建設造船廠,來自各地的工匠也參與其中。
城內熙熙攘攘,商賈云集,店鋪鱗次櫛比,小販走街串巷的聲音此起彼伏,甚至秦淮河畔一夜之間多出了無數青樓,依紅偎綠的姑娘站在門前笑靨如花的招徠客人。
身穿便裝的李瑛在數十名便裝侍衛的簇擁下穿梭在大街上,不禁陶醉在自己創造的繁華之中。
“進來玩玩呀,這位公子!”
一個濃妝艷抹的青樓女子搖擺著嫵媚的身姿,上前招徠這個前呼后擁的男人,一看就是身份尊貴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