瑛的船隊走到下邳的時候,接到了李嗣業從南方送來的請罪書。
“被崔乾佑突圍跑了?”
李瑛坐在船艙里不由自主的皺起了眉頭。
盡管自己千般算計,還是被崔乾佑突圍跑了。
李瑛對此既意外又不意外,畢竟崔乾佑的軍事能力不是蓋的,他可是在歷史上直接導致高仙芝、封常清被斬的元兇,更是俘虜了盛唐名將哥舒翰,在潼關之戰中一舉殲滅了二十萬唐軍。
李瑛一直擔心李嗣業、張巡這個組合打不過崔乾佑,被他逆轉了局勢,現在這種糟糕的局面雖然沒有發生,但還是被他虛晃一槍偷襲了杭州。
杭州已經被崔乾佑控制了將近兩年,城內的糧食和錢財其實已經沒有多少,但百姓遭到劫掠還是讓李瑛動了惻隱之心,對杭州的百姓深表同情。
“王卿啊,傳朕旨意,給杭州的百姓免除五年的賦稅,以昭朝廷同情之心。
同時命浙江布政使許萬年組織蘇州、湖州、會稽、衢州等地向杭州接濟錢糧,幫助杭州迅速恢復秩序。”
李瑛慈眉善目的對戶部侍郎王縉吩咐一聲,讓他以最快的速度擬詔安撫杭州百姓,表達朝廷的關懷之意。
“臣遵旨!”
身穿緋袍的戶部侍郎王縉舉著笏板領旨。
因為杭州、蘇州、常州等浙北地區(按照書中的區劃)掌控在叛軍手中,因此浙江布政使許萬年把自己的治所放在了浙南的溫州,讓張巡和雷萬春率領的正規軍擋在前面,自己在后面梳理浙江的政務,因此沒有遭到叛軍的沖擊。
現在杭州遭到浩劫,李瑛要求他這個布政使馬上趕赴杭州慰問百姓,安撫地方,不能再繼續躲在溫州享受太平,否則革職查辦。
等王縉退下之后,李瑛繼續與身邊的大臣研究崔乾佑的去向?
“崔賊在杭州劫掠了百姓,搶奪焚燒了我軍戰船,他能往哪里去?各位愛卿說說你們的看法。”
大船此刻正行駛在通濟渠中,船艙內除了李瑛這位大唐天子之外,另外還有申王李祎、兵部尚書李泌、中書侍郎王維、散騎常侍李白、禮部侍郎令狐承、銀監司司丞劉晏等大臣。
聽了李瑛的詢問,胡須花白的申王李祎首先開口:“目前除了山東北部、河北東部尚在叛軍掌控之中,神州大地皆已被朝廷收復,在南方已無崔乾佑立錐之地,臣猜測崔乾佑十有八九自海上奔渤海投奔安慶緒去了。”
李祎話音剛落,兵部尚書李泌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臣倒是認為崔乾佑更大的可能是渡海去朝鮮半島投奔史思明去了,兩人很可能要合兵攻打新羅。”
聽了李泌的猜測,李白、王維等人紛紛表示贊同,認為這個可能性更大一些。
史思明手下有六七萬兵力,倘若再與崔乾佑的四萬人馬會師,那么這支叛軍的總兵力將會超過十萬人,放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支不容小覷的軍事力量。
李瑛捏著下巴陷入了沉吟之中:“史思明、崔乾佑都是智勇雙全的統帥,他們麾下的叛軍也打了三年的仗,其骨干更是我大唐的遼東邊軍,兵員素質與我軍在伯仲之間。
如果這兩人聯手,那新羅朝廷只怕很難招架得住,幾年之后,說不定半島真的就易主了。”
李泌繼續道:“叛軍中有大量的契丹人、同羅人等北方異族,如果能從半島南部打到遼東,他們就能重回故鄉,綜合來看,崔乾佑有很大可能率叛軍渡海去新羅半島了。”
“但崔乾佑真的去投奔史思明了嗎?”
李瑛蹙起雙眉,在心中剝繭抽絲,利用穿越者的上帝視角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