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安守忠的話,田乾真急忙阻止。
“其一,我們畢竟與田承嗣同為昔日的大燕同僚,殺了他是為不仁不義。”
“其二,田承嗣目前還沒有表現出造反的跡象,我們殺了他反而會讓王忠嗣抓住把柄,誣告我們殺害同僚,圖謀不軌。”
“其三,田承嗣如果執意再次造反,那就是他的命數,到時候我們再對他手下的將士曉之以理,公開討伐不遲。”
安守忠點頭:“你說的有理,那就暫且寄下田承嗣的人頭,看他自己的選擇了。”
次日。
七萬唐軍兵分三路離開營州,分別去攻打渤海國的鴨綠府、南海府,以及向南收復大唐故土。
就在安守忠執行王忠嗣的命令之時,坐鎮長安的李瑛也收到了李泌的秘折。
“河北王?”
李瑛望著手里的秘信露出一抹詭異的微笑,“想在朕的手底下做異姓王想也別想!”
不僅僅是他王忠嗣沒有機會,就是郭子儀、李光弼、仆固懷恩誰也別想做異姓王,在我李瑛手底下絕不會出現任何一個異姓王!
“這次平定安史之亂功勞最大的人是誰?是我大唐皇帝李瑛,你們的功勞都沒到足夠封王的地步!”
大唐王朝建立至今已經過去了一百三十四年,除了開國初期的割據軍閥中因為主動投降被封為楚王的杜伏威、封為燕王的羅藝之外,只有發動“神龍政變”扶持李顯登基的五位大臣被冊封為異姓郡王。
直到平定了安史之亂后,大唐王朝這才開始給有功的武將大肆封王,唐肅宗李亨時期就有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哥舒翰被封為西平郡王、李光弼被封為臨淮郡王、仆固懷恩被封為大寧郡王。
從這以后有了軍功便封王成了慣例,畢竟你給前面的人封王了,卻不給后面的人封王說不過去,還會被這些手握兵權的武將拿來大作文章,抨擊朝廷。
李亨死后,因為軍功被封王的累計有昌化郡王白孝德、信都郡王田神功、雁門郡王田承嗣、武威郡王李懷仙、城陽郡王衛伯玉、扶風郡王馬璘、北平郡王馬燧、西平郡王李晟等人。
以上這些還是李瑛知道名字的,那些不知道名字,或者目前還不知道在哪旮旯玩泥巴的更是將近百人。
“郭子儀、李光弼、哥舒翰、仆固懷恩算是中興大唐的功臣,封王倒也說的過去,這白孝德、田承嗣都是些什么東西,他們配嗎?”
根據李瑛目前的了解,白孝德、衛伯玉目前都在王忠嗣麾下效力,都是王忠嗣的心腹部將。
至于這倆人在歷史上曾經立下過什么功勞,李瑛實在想不起來,畢竟自己的腦子里并沒有植入百科全書。
“或許這倆人有功勞,但肯定與郭子儀、李光弼沒法相提并論!”
至于田承嗣、李懷仙這倆安祿山的部將,估計都是因為看到叛軍大勢已去率部投降了唐朝,所以被封為郡王,后來兩人就擁兵自重,成為了割據一方的藩鎮。
李瑛深知,當一個王朝需要靠著封王來安撫武將的時候,那就意味著這個王朝走向了衰弱。
歷史上幾乎沒有哪個大權在握的皇帝主動給麾下大將封王,只有那種控制不了局勢,無法約束藩鎮的皇帝才只能用封王作為條件,換取這些藩鎮表面上的忠心。
“朕可不是李亨,也不是李豫,怎么可能給你王忠嗣封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