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悉未朗一聲令下,扼守唐蕃官道的吐蕃軍開始分批撤退。
駐守前線的士兵逐漸減少,悉未朗也從前線撤離,返回后方督促吐蕃軍突圍。
唐軍斥候很快就發現了吐蕃軍的動態,立刻向哥舒翰稟報:“啟稟元帥,前方山谷的吐蕃軍比前幾日減少了一多半。”
哥舒翰喜出望外:“按照日程計算,陛下統率的人馬差不多繞到賊兵后方了,我軍是時候發動強攻了!”
李楷洛、張守瑜等人一臉不解:“繞到賊兵后方?從隴右到邏些城,難不成除了這條官道之外還有其他道路?”
“正是。”
哥舒翰撫摸著胡須大笑,“陛下從秘書監的史料中找到了一條秘密道路,順著青海湖向南翻過昆侖山,再走一千多里就能繞到吐蕃重鎮閣川驛。
本帥也是在一個月之前才收到了陛下的密信,為了防止走漏風聲,因此一直瞞著你們。
按照時間掐算,陛下的計劃很可能已經達成,我軍十有八九已經控制了閣川驛,將吐蕃人堵在了這條長達千里的山路之中。
諸位兄弟,現在是時候好好收拾這幫龜孫子了!”
聽了哥舒翰的話,在場將校無不歡欣鼓舞。
“陛下可真是神人啊!”
“我大唐皇帝有勇有謀,親自以身涉險,歷史上幾個皇帝能有這般膽魄?”
“被這幫吐蕃蠻子在山谷中堵了一年多,現在總算可以出口惡氣了!”
哥舒翰掃了一眼麾下眾將:“張守瑜、高秀巖,本帥命你二人各自率領兩萬將士輪流向敵軍發起進攻,迅速突破隘口。”
“喏!”
張守瑜與高秀巖一起抱拳領命,隨后引兵出擊。
半個時辰之后,張守瑜率兩萬唐軍抵達隘口,在鼓聲與號角的助威下朝吐蕃守軍發起了進攻。
這道隘口原來有超過三萬的吐蕃軍隊駐守,但此刻已經只剩下不足萬人,而且在糧食愈來愈少的情況下軍心已經瀕臨崩潰。
張守瑜左手持盾,右手提刀,親自帶頭沖鋒。
“兄弟們給我沖,我們大唐天子已經抄了賊兵的后路,他們馬上就要斷糧了!
在過去的一年內,賊兵靠著山谷之險伏擊我們,現在是時候出口心頭的惡氣了,有仇的給我報仇,有怨的給我報怨!”
“殺啊!”
唐軍上下士氣大振,一個個猶如下山猛虎,奮不顧身的向守軍發起猛攻。
不過一個半時辰,張守瑜便率兩萬唐軍突破了這道隘口。
吐蕃軍伏尸遍野,陣亡三成,逃走三成,剩下的紛紛繳械投降。
在張守瑜突破第一道關隘之后,唐軍絲毫不給吐蕃人喘息的機會,又在高秀巖的率領下向第二道關隘發起了進攻。
吐蕃人兵敗如山倒,隘口不到一個時辰便被唐軍突破,守軍要么潰逃要么投降,唐軍長驅直入,一天的時間下來便向前推進了將近百里。
悉未朗親自返回官道南端,企圖率領吐蕃軍沖破唐軍的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