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爾西堅定地點頭,“我們會在撤離時盡可能帶走一切有價值的資源,包括那些改造人的資料。我們不能用,也不能讓它們落入敵人的手中。”
“確實。”阿爾法認同道,“知識與信息是未來斗爭中的重要武器。好了,我要走了,我的任務已經完成。”
“你不打算留下來幫助我們嗎?”切爾西微微有些失望。盡管阿爾法的方法直接,甚至有些冷酷,但他的能力和判斷無疑是革命軍所欠缺的。
阿爾法搖了搖頭,“我有我自己的戰斗要打。但我相信,你們會找到自己的道路。有時候,幫助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說完,阿爾法轉身離開了指揮室,留下切爾西和其他革命軍成員討論接下來的具體行動。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凝重但決絕的氣氛,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對未來的不確定,但同時也有一絲新的希望。他們知道,這場斗爭遠未結束,但至少他們已經找到了新的方向。
切爾西轉向剩下的將領們,目光堅定,“準備撤退命令,我們要以最小的代價撤出這個地方。這不是失敗,而是為了更好地勝利做準備。”
在這片混亂的大地上,革命的火種仍在燃燒,等待適當的時機,再次燎原。
可是有些時候,決策者考慮的不僅僅是自己,不僅僅是正確,還要考慮下面的人感受。
與阿爾法的觀點不同,切爾西的革命軍認為坎貝西是革命軍的核心區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即使面臨困境,放棄也并非易事。他深知這不僅關乎個人的決策,更關乎全體革命軍的未來。
切爾西明白,阿爾法的建議有其合理性,但他也考慮到了革命軍成員們的感受和情緒。放棄坎貝西可能會讓他們感到失望和沮喪,甚至可能影響到他們的士氣。此外,堅守坎貝西也能展現出革命軍的堅韌和決心,給予敵人有力的回擊。
在內心的掙扎中,切爾西最終決定選擇堅守坎貝西,與敵人展開一場艱苦的戰斗。他相信,通過堅持到底,革命軍能夠展現出他們的勇氣和頑強,同時也能為未來的勝利奠定基礎。
最終切爾西向將領們表達了自己的決定,“我們將堅守坎貝西,直到最后一刻。這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我們所代表的正義和自由。我們要向敵人證明,我們不會輕易屈服。”
將領們對切爾西的決定表示支持,他們深知這是一場艱難的戰斗,但他們愿意與切爾西一同并肩作戰,保衛坎貝西。
在堅守的過程中,革命軍面臨著巨大的困難。敵人的攻擊愈發猛烈,資源逐漸枯竭,但革命軍成員們的士氣卻始終高昂。他們以頑強的意志和無畏的勇氣,與敵人進行著殊死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