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果是你,你會如何指揮這場戰斗呢?”威廉姆斯逐漸恢復了冷靜,他意識到作為戰場指揮官,不應該僅僅滿足于眼前的一點勝利。
“如果是我,在同樣的條件下,我會圍攻布爾,但不會發動攻擊。同時,我會派遣軍隊進軍柏林。如果敵人出兵阻攔,我們就撤退。這樣既能緩解帝都的危機,也能達到我們的目的。”這原本就是阿爾法的計劃,他的目的是圍魏救趙,避免與敵人正面對戰。
這一刻,阿爾法也知道戰爭的殘酷,不,而是這個時代的殘酷。這個時候大家不是第一時間去救人,反而是慶祝,讓戰場之上的傷員自生自滅。
不過這是傳統,因為這個時代醫療的局限性,戰斗結束以后不是去救人,而是讓傷員自生自滅,等待一段時間以后,如果還沒有死去,那才救治,這樣可以將大部分重傷員排除。
“阿爾法總督,你怎么不開心?我們成功的擊退了敵人的沖鋒,我們首戰勝利了。”威廉姆斯王子興奮的像個孩子。
“我們勝利了什么?戰損比我們比敵人還多,敵人還保持著高墻優勢。”因為最后的瘋狂,導致己方死亡驟增,阿爾法看著都心痛。
“這不是戰斗的常識么?戰斗不就是這樣打的的,只要擊退敵人就是勝利。”威廉并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的。
“不,勝利看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我們沒有拿下布爾,而且還損失慘重,對我而言這不是勝利,而是失敗。”阿爾法并不看好這次所謂的勝利。
“阿爾法總督,如果是你,你會怎么指揮戰斗?”威廉姆斯恢復了冷靜,知道作為戰場指揮官不應該只關注這一點戰斗。
”如果是我,如果還是這支騎士團,我會圍攻布爾,但是不會攻擊。并且會派兵進軍柏林,如果敵人派兵阻攔我會撤退,這樣也就是解了帝都之危,我們的目的也就達成了。”這就是阿爾法一開始的打算,目的就是圍魏救趙,不與敵人硬碰硬。
“那布爾怎么辦?我們分兵,布爾攻擊我們留下的軍隊如何處理。”達爾洛不知何時走了過來。
“多則撤之,少則擊之,平則持之。”阿爾法的解釋簡單明了。
“這樣有何目的?有何意義?”威廉姆斯還是非常不解。
“我們的戰略目標是柏林危機,重點是吸引敵人的兵力,這我們已經辦到了,一旦柏林危機解除,布爾不攻自破,這些人都是墻頭草而已。”阿爾法都不想攻擊布爾。
“這不是騎士精神,我們要從正面戰場上解決敵人。”達爾洛顯然不認同阿爾法的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