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景自己倒是沒有太多抱怨,他清楚,這樣的安排也是領導深思熟慮的決定,并不是臨時起意的決定,更不是為了壓制自己,從任命就可以看出一些不同尋常之處。
按道理,副省長的具體工作分工是省長安排的,或者是省委書記建議省長安排。還沒有哪一個副省長的具體工作分工在任職的時候就定了下來,許多人光看著韓景的職位本身,沒有看到職位具體分工的方式。
為什么會這樣的安排?自然也是有其深意的。
原來,上層領導是希望韓景能在這些看似邊緣卻至關重要的領域大展拳腳。能在這些領域干出來與眾不同的名堂,要知道韓景在官場中,尤其是在某些領導的印象中,以會折騰,能折騰,敢折騰而稱著。
農業、漁業等產業是民生之本,宗教事務局關乎社會穩定,人防辦更是涉及國家安全。
領導們看中了韓景敢于揭露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想讓他在這些領域深入挖掘,解決長期存在的隱患。蹚出來一條路,與眾不同的路,能產生深刻影響的路。
要知道韓景是個全面手,經濟建設有自己的想法,政治斗爭也有自己的一套,別的方面怎么樣?還需要檢驗,光有理論上的知識儲備是不行的,沒有實踐經驗,也就是紙上談兵,只有在實踐中證明、檢驗理論,又能運用理論去指導實踐,把兩者有機結合,靈活運用,那才是真正的全面手。
韓景到任后,迅速投入工作。他深入基層調研,與農民、漁民親切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難。
在宗教事務方面,他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維護宗教領域的和諧穩定。
在人防和衛生工作中,他推動各項政策的落實,提升了城市的應急保障能力和醫療衛生水平。
通過了一段時間的調研,韓景才知道東江省在這些方面的工作很薄弱,要知道東江省是沿海開放省份,各方面都應該是內地學習的榜樣,實際的情況并非如此。
繁榮的景象也只是沿海幾個城市個,除了沿海城市外,內地的發展很滯后,尤其是農業技術,林業布局。
農、林、牧、漁、副應該是協調一致的,相輔相成的,共同發展。
韓景意識到,要改變這種局面并非易事,但他早已做好了迎接挑戰的準備。
他開始制定一系列針對性的計劃,打算先從農業技術革新入手,引進先進的種植和養殖方法,提高內地的農業生產效率。
同時,他積極協調各方資源,推動林業布局的優化,加強生態保護。
在漁業方面,他鼓勵漁民采用現代化的捕撈和養殖技術,提升漁業產量和質量。
對于宗教事務,他組織了專業的團隊進行深入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案。
在人防和衛生工作上,他加大投入,建設更多的應急設施和醫療衛生機構。
隨著各項計劃逐步實施,東江省在這些領域開始有了新的起色。韓景的努力也得到了基層百姓的認可和支持,有了這樣的基礎,韓景知道
不要以為上面的領導只是為了這些才調整自己的,作為下屬,如果不能分析出來領導的真實意圖,不能做出來領導不方便說出來的事情,那這樣下屬注定是走不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