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堆篝火在寒風中搖曳,照得鋼軌泛起橘紅色的微光。
伙房那邊飄來陣陣燉肉的香氣,幾個年輕力壯的工人正抬著熱氣騰騰的木桶往各處分發。
“吃夜宵了!”
“都來趁熱吃!今兒可是上好的五花肉!“伙夫老陳扯著嗓子喊著,手里的鐵勺敲得木桶咚咚響。
工人們排著隊,粗瓷碗相碰的清脆聲此起彼伏。
老木匠張德全蹲在枕木上,捧著碗突然笑出了聲:“嘿!你們瞧這肉塊,比我家老婆子切的厚實多了!“周圍頓時爆發出一陣哄笑。剛滿十八的小工李順子邊嚼著肉邊含混地說:“張叔,等鐵路修好了,我第一個請您坐火車回老家!“
不遠處的帳篷里,文書處的油燈亮如白晝。
趁著吃夜宵的間隙,十幾個工人又圍住識字先生,七嘴八舌地要往家里捎信。
“給我爹娘寫,就說兒子在干正經大事,過年不回去了!“
“跟俺媳婦說,朝廷發了雙份工錢,讓她扯塊花布做新衣裳!“
“告訴我家小子,好好念書,將來也來修鐵路!“
負責記錄的年輕文書手腕發酸,卻笑得眼睛彎成月牙。他抬頭望向帳外,火光中工人們的身影來來往往,鐵錘敲擊道釘的聲響竟比白日還要密集。
工地另一頭,工部派來的監工鄭大人正和幾個工匠研究圖紙。忽然一個滿臉煤灰的司爐工跑來,激動地比劃著:“大人!咱們新改的鍋爐試好了,比原先多拉三成煤!“鄭大人聞言,竟忘形地一拍大腿:“好!明日就給司爐組加菜!“
更遠處,幾個年輕力壯的工人自發組織起了競賽。他們喊著號子,比拼誰能更快地鋪設枕木。圍觀的人群不時爆發出喝彩聲,有人甚至敲起了鐵桶助興。夜風吹散了他們額頭的汗珠,卻吹不散臉上洋溢的笑容。
在這片歡騰之中,沒有人注意到月亮已經悄悄西斜。直到工頭敲響收工的梆子,眾人才驚覺東方已泛起魚肚白。但奇怪的是,竟沒有一個人顯出疲態。他們三三兩兩地往回走,嘴里還熱烈地討論著明天的工程進度。不知是誰先哼起了小調,很快,整個工地上都回蕩著粗獷卻歡快的歌聲。
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宗人府的議事廳里投下斑駁的光影。
歐陽倫半躺在太師椅上,手里把玩著一枚銅錢,銅錢在他修長的指間翻飛,時隱時現。
《大明人民日報》的總編趙明德擦了擦額頭的汗,偷眼打量著這位以懶散著稱的大明駙馬、內閣首輔、軍事內閣大將軍。
歐陽倫今日只穿了件月白色家常道袍,腰間松松垮垮系著根絳帶,腳上趿拉著一雙布鞋,活像個閑散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