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耘心里飄過一句話,這個時候最好還是閉上嘴不要出聲的好,他可不想在此時招惹這東家,在大宋,死人這事兒可輕可重。
那邊童貫背著手在屋中來回走動,還沒等他想個轍出來,外面有混亂的聲音響起,這太監一停腳,深呼吸兩次,面上已經換上往常的淡然之情。
咚咚——
輕輕的敲門聲入耳,隨后門分左右,走進來一個小太監:“稟太傅,外面有人來報,王稟將軍于明州大獲全勝,破方臘余黨于海島,斬頑抗的大小匪首五十余人,只方七佛、陳箍桶、呂師囊三個賊頭于亂軍中消失,不知是否存活。”
童貫雙眼猛地睜大,一拍手:“好,瞌睡來個枕頭,王正臣不愧是灑家看好的將領。”
后邊一直努力降低存在感的幕僚這才松口氣,拱拱手:“向東家賀喜,如今應是沒了北伐的桎梏。”
“哈哈哈——”童貫先是笑了幾聲,方才轉頭看向董耘:“你去寫幾封信發下去,一封給王稟,告訴他,本相會盡力為其子追封,只是他官職本就不高,不要過于奢望,他家中的其他子嗣若愿入伍,待遇從優。”
“一封給劉延慶那老貨,讓他滾過來為本相處理軍務,再如之前梁山一般出現大敗,灑家要他腦袋。”
“其余將領征戰有功,讓他們先返回原籍,允他們休沐半月時間。”
童貫看看奮筆疾書的幕僚,哼哼兩聲,走去窗邊輕輕將窗推開,帶著冷意的空氣吹了進來,這太監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冰涼的氣息入肺,讓他精神清爽許多。
“燕云啊……”
望出去的眼神帶著一股熾熱。
仲春末,東南海晏河清的消息送入朝中,趙佶大悅,滿朝歡欣,隨即有旨意傳出,軍州存糧運往汴梁囤積,召集返回邊庭的西軍再入京畿,名為趙良嗣的北方漢子穿戴一新,拿上詔書,坐上船,向著北方那熟悉的土地而去。
而從東南回來的軍隊,紛紛踏上北還西走的道路,外出征戰數百日,該是歇息著了。
……
同一時間。
房山的發展自宋江來了之后快了許多,先是吳用獻計,以“新朋可交,舊友不可忘”為由,親帶李逵、穆宏、穆春三人回京東,使計賺了雷橫、朱仝兩個落草,這二人也沒個去處,又有晁天王與宋江相邀,無可奈何的換了個地兒。
而在山上的宋江也不甘寂寞,一邊勸晁蓋守山,一面自帶兵馬四處吞并小寨子,順帶打破數個大戶。
一時間京西數處險山、密林中的綠林豪杰紛紛敗于他手,京西新起之秀王倫、杜遷二人也為其所破,只王倫這人別扭,七個不服、八個不忿,宋江也由得他回去整備兵馬,一連敗其五次饒而不殺,遂降。
自此,京西不少豪杰心折他的氣度,愿意俯首聽令,也有綠林豪杰如聞人世崇聞聲而來。
只是最讓宋江得意的還是,金錢豹子湯隆的投靠,這人打的一手好鐵,藏在荊湖南路的武岡軍中打鐵謀生,聽宋江在房山落草特地找過來,如今山上不少頭領人手一把他打造的兵刃,很是收了一波人心。
而不久,有九華山史進犯事兒被官府捉拿,二當家朱武求救房山,宋江當即應承下來,趁西軍大軍南下之際,率領一眾好漢一戰破城,救出史進,帶著少華山全體五七百得嘍啰并四個頭領一總回了京西。
自此以后,這京西地界兒上房山聲勢大振,不少廝混江湖的綠林漢子投靠過來,這山寨滾雪球一般的壯大。
而擁有房山之主稱呼的晁蓋悶坐在屋中,劉唐、王大壽、白勝幾人坐陪下首:“哥哥,這樣下去,人們說起房山,只知宋江哥哥,不知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