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真記不太清了。”
劉金松一副用腦過度的樣子,低頭捏了捏眉心,再次抬頭時,猶豫著說道:
“我依稀記得,他們的人不少,應該不低于十個人。”
這就對了……于大章松了口氣。
如果人數太少,或者說少于九個人,那就沒有問下去的必要了。
只有大于等于“九”這個數字,那個小團體才有可能和這九個人對上號。
“接下來我會說出幾個人名。”
于大章看著劉金松說道:
“如果你對某個名字有印象,可以隨時喊停。”
“好。”劉金松點了下頭,全神貫注地聽著。
隨后,于大章將除了李勇的另外八個被害人的名字念了一遍。
一直念到最后一個名字,劉金松也沒喊停。
“這幾個名字,我一點印象都沒有。”劉金松皺眉說道。
換人吧……于大章也無計可施了。
讓一個人回憶十六年前的事情,確實有點難為人。
該問的也都問了一遍,是時候讓專業人士上了。
于大章扭頭對葉智羽說道:
“你來。”
隨即又問了一句:
“用不用我出去?”
葉智羽也沒客氣,直接就回答說:
“你最好是出去等著,這樣我也能更加專注。”
當著外人面,你就不能給我留點面子……于大章咬咬牙,然后對著劉金松笑了笑:
“他是來幫助你回憶的,好好配合。”
劉金松點頭,然后對著葉智羽道謝:
“麻煩你了。”
來到外面,于大章將審訊室的門關好后,站在了門對面。
監獄審訊室的墻上都有吸音板和軟包材料。
只要關上門,就算是里面的人喊破喉嚨也聽不見。
別想歪了。
主要是因為審訊時的對話內容敏感且重要,所以必須防止外界干擾及信息泄露。
于大章之前就嘗試過,在外面根本就聽不到里面的聲音。
此時無事,他靠在墻上,腦子快速運轉著,將剛獲得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
剛才他和劉金松對話時注意到了一個細節。
一個之前一直忽略的細節。
李勇那個小團隊里面,有高人。
或者說,有一個智商很高,喜歡策劃的人。
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個人存在,他們這些人犯案才會得以脫罪。
之所以會忽略,是因為于大章從心底里就沒瞧得起那個小團體。
在他眼里,一群由學生組成的所謂團體,就跟小孩子過家家一樣。
說是烏合之眾都抬舉他們了。
這就是犯了輕敵的毛病。
“原來我和丁峰一樣,都被已經發生的事情蒙蔽了雙眼。”他輕輕自語了一句。
三個月,連續弄瘋了九個。
從表面上看,嫌犯很厲害,而且反偵察能力極強。
實際呢,還有另一面。
關注這件事的人,會不由自主地認為那九個被害人很蠢。
“如果葉智羽在,肯定會說一句,成王敗寇效應。”
于大章自嘲地笑了笑。
從古至今,世人都改不掉這個壞習慣,認為失敗者就是愚蠢的、無能的。
不過現在能意識到這一點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