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職位太重要了……于大章對派出所的崗位分配是有一定了解的。
副所長通常是辦案的主力,負責具體案件的處理和執行。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副所長手里的實權要高過所長和教導員。
從犯罪分子的角度來看,更是如此。
“聯系松海那邊,申請異地提取檔案,查這個洪柳文。”
于大章對呂忠鑫低聲命令道:
“現在就去。”
呂忠鑫點點頭,起身離開辦公室。
這種事張森不適合去做,他一直在二大隊做反詐工作,雖然也是刑警,但在話語權方面不如呂忠鑫。
而且呂忠鑫現在一大隊做小組長,也算是個小領導了,在溝通方面也比較好說話。
沒一會兒功夫,楊峰回來了,手里拿著一個文件夾。
“找到了。”
他坐下后,將文件打開,然后看向于大章,這才發現少了一個人:
“那位同事呢?”
“他出去接電話了。”于大章笑著答道。
“哦。”楊峰應了一聲,看樣子也沒在意,隨即看著文件說道:
“五年前確實是我接待的方鵬,當時他將情況說明之后,我立刻上報給了副所長,得到的回復是,先將方鵬安頓好。”
要么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呢。
就算腦子再好使,但畢竟存儲有限,時間一久自然就淡忘了。
此刻的楊峰就是個例子。
當年的事情他本來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但看到當初自己親手寫的報案記錄,那些記憶又逐漸清晰起來。
“你就沒覺得當時你們副所長的做法有點問題嗎?”于大章問道。
“有問題嗎?”楊峰搖搖頭說道:
“我覺得很正常啊,我這邊先安頓好報案人,副所那邊也需要時間進行核實,而且一大早他就帶著我們趕去了那家工廠。”
這算是當局者迷嗎……于大章被他說得竟然無言以對。
如果從楊峰的角度來看,好像也說得通。
之前他們是通過方鵬的口供來看待這件事的,這屬于是上帝視角。
雖然清晰,但也只存在書面上的記錄。
要是設身處地從當事人的角度來看,事情卻遠遠沒有這么簡單。
“方鵬是幾點到的派出所?”于大章又問道。
楊峰看了一眼報案記錄:
“凌晨一點十分。”
“你們是早上幾點去的工廠?”于大章繼續問道。
楊峰只是瞄了一眼桌上的文件,就立刻答道:
“六點二十出發的。”
五個多小時……于大章在心里算了算。
做筆錄半小時足夠了,那就還剩下最少四個半小時。
這個時間足夠人撤離了,把工廠里的貨物搬空都來得及。
核實的說法站不住腳,這種事情唯一的核實方法就是去現場看個究竟。
而那個副所長卻硬給壓了四個半小時。
楊峰之所以認為沒問題,無外乎兩方面:
一是對領導的信任,覺得領導的決定不會有錯,況且那位副所長也給出了理由。
二是身在局中,看不清整件事的走向。
為什么就不能是楊峰和副所長同流合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