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一下把洪柳文給問住了。
自打于大章提出要進行營救,他滿腦子都在想女兒的安危,根本就無暇顧及其它。
現在看來,攔截女兒回國是不可能了。
國外的黑幫還沒能力在空中攔截飛機。
當發現目標人物已經脫離了掌控,當地黑幫也只能將這個消息通知給雇主。
那問題又回來了,雇主知道后會有什么樣的反應?
還沒等洪柳文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去分析,于大章再次開口道:
“對方會打電話對你進行試探。”
“會嗎?”洪柳文腦子一時沒轉過彎來。
他看向于大章,眼神中充滿疑惑和不解,同時也說出來了自己的猜測:
“我覺得對方應該會先隱藏起來,然后停止一切違法行為,靜觀其變。”
因為洪柳文的女兒一旦脫離掌控,就意味著對方將無法再控制他。
這樣的情況下,對方貌似也只能選擇暫且隱藏起來,暗中觀察事態的發展。
“如果對方像你一樣想問題,早就落網了。”
于大章盯著他說道:
“你忽略了兩個關鍵點,首先是時間。”
“五年時間足夠讓人產生慣性思維,并放松警惕,不止是當地黑幫,就連雇傭黑幫那人也以為吃定你女兒了。”
“負責盯梢的人也早就不把這個工作當回事了,他們會不約而同地認為,你女兒不會脫離掌控。”
“這時候你女兒突然失蹤,他們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負責盯梢的人疏忽了。”
時間會改變一切,這句話同樣適用在這里。
所以發現人失蹤,那邊的人會先進行尋找,并對此進行猜測。
從對方的角度去分析,無外乎三種可能性:
1,洪柳文伏法,國內的警方出手營救。
雖然有這種可能性,但卻很難實施。
就算國內這邊想要營救,也要先聯系當地警方或者大使館。
基本不可能直接派人過來。
2,洪柳文的女兒自救。
五年時間她也一定在當地有了自己的人脈,也對環境足夠熟悉了。
也就是說,有逃跑能力了。
3,在國外遇到不測了。
這種事也不新鮮了,留學生在國外出事的很多,不算稀奇。
無論對方怎么想,也不會猜到是國安出手了。
因為洪柳文沒這個能力,就算他伏法了,國安也不會出手救他女兒。
“另一個關鍵點是什么?”洪柳文忍不住催促道。
“利益。”于大章答道:
“那么多智障人員,如果直接放手,對他們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這其中具體能產生多少利潤咱們都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數目絕對是驚人的。”
“只因為你一個人就放棄這么大一塊蛋糕,你覺得可能嗎?”
“再說了,就算要放棄,也要在確定你已經伏法的情況下,才會做出決定。”
這就是預判。
預判不是超能力,而是將事情分析透徹后,做出最合理、最正確的判斷,然后以此來推斷對方下一步的動作。
洪柳文越聽越有道理,他點頭表示贊同:
“我明白了,我女兒是次要的,對方控制我女兒的目的就是為了牽制我,所以最后還是要看我處在什么狀態。”
想通了關鍵點,就自然知道對方接下來會怎么做了。
打電話來試探他,才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這也是于大章和華隊他們開完會之后才想到的。
因為只有洪柳文的女兒徹底安全后,他才會考慮這方面的問題。
“知道對方打電話過來之后,你怎么應對嗎?”于大章還是有點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