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讓夏育緊緊鎖著的眉目舒緩了不少,眼中的神采也變得漂浮不定了起來。
不管怎么說,夏育終究是官至護烏桓校尉的人。說是宰相肚子能撐船的器量太夸張,容忍個少年言辭冒犯的心胸還是有的。
所以呢,他此刻心中的想法,就變成了猶豫不決:是趁勢將此事揭過篇呢?還是如那豎子所愿,收之為徒呢?
雖然說這個豎子,性格狡詐,口舌不討人喜歡,不過心胸還是有忠孝之義的。又難得長得雄壯、天生猿臂,是個征戰沙場的好苗子。
還有,這個可惡的豎子見事不可為,也有當斷則斷的果敢。
而且老夫已經被貶為庶人,此生再無緣征戰沙場。若是收了這個豎子,悉心教導一番,將來讓其為老夫實現此生所學,好像也不錯?
......
在夏育心中天人交戰時,華雄的心情沮喪無比。
他都走出百步開外了,竟然還沒有被叫住!再走個十幾步,就要到了道路拐角,徹底離開夏育的視線外了!
也就是說,他以退為進的心思,泡湯了。
唉,果然,做為少年人吶,還是實誠點好。若是方才不用言語懟夏育,而是多奉承兩嘴,說不定還能被點撥兩句呢....
華雄心中正在惋惜著,卻被王達的話語給打斷了。
“阿兄,莫要擔心。方才之事,我不會告訴華叔父的。”
好嘛,王達還以為華雄臉上的惆悵,是擔心今日之事被華立知道了,會挨揍呢!
想想也對。
華立是當兵吃糧的屯長,對“涼州三明”和夏育這種人,最是敬佩不過。要是知道了自己的兒子用言辭擠兌夏育,打斷根藤條都是輕的。
華雄沖著王達露出了微笑,剛想說點什么,就被一聲中氣十足的呵斥給堵住了。
是夏育。
他直接吼了一句:“豎子,回來!”
不愧是百戰余生的老將啊!年紀一大把了,還有如此大的嗓門!
這是華雄的第一反應。
第二反應,則是在心中暗罵不已:你大爺的!就不能早點叫?再晚那么一丁點,我過了拐角,可就聽不到了!
不過呢,心中罵歸罵,臉上的笑容還是如繁花般燦爛的。
但是呢,他回頭往回走,來到夏育面前的時候,已經面如沉湖。
該裝的時候,就得裝不是?
都被叫回來了,就差臨門一腳了,要是因為臉上神情這種小細節給毀了,那就是功虧一簣的欲哭無淚了!
而且,努力壓制心中欣喜的華雄,還很恭敬的拱手,明知故問,“不知夏司馬,有何吩咐于小子?”
夏育沒有說話。
只是用煞氣十足的眼睛盯著華雄,猶如盯住了獵物的狼。
戾狠而兇殘。
在這一刻,華雄才真實感受到了,什么叫經歷過尸山血海、百戰余生的戾氣!
幸好,到底是兩世為人,華雄的心態也沉著不少。他努力維持著臉不改色,努力維持著“泰山崩于前色不變”得鎮定自如。
他知道,這是夏育收徒的最后考驗了。
熬過去了,心中期盼的一切,都會得償所愿。
堅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