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
“嗚~~~~~”
已經在四百步外擺好陣列的叛軍,吹響了悠揚的牛角號。
只見許多盾兵提刀橫盾,在都伯與什長的號令下,離開陣列開始往前拱。緊隨他們的身后是輔兵,有的背著土包,有的推著攻城車與石砲。
是的,雙軍鏖戰的序章,率先從攻方清理障礙開始。
在盾牌的護衛下,在弓弩和石頭的壓制下,先填平漢軍營寨前的壕溝、陷馬坑和挑開鐵蒺藜等雜物。
不然白刃戰根本無從談起。
而漢軍營寨里,張都尉也不時舉起不同的令旗,和讓人敲出不同節奏的鼓點,讓兵卒們各司其位,準備用弓弩收割血肉的盛宴。
王國站在臨時堆起來的土臺上,看著刀盾兵們緩緩靠近了漢軍營地兩百步的時候,便拔出佩劍,往前一指:“戰!”
頓時,牛皮大鼓如雷,聲聲顫抖了大地。
“戰!”
“戰!”
他身后的無數叛軍,都異口同聲的吼起來,讓山谷中的蕩漾不絕的回聲,昭示了浴血奮戰的決心。前排的刀盾兵,更是用環首刀敲打著盾牌,一步步向前。
約摸靠近漢軍營寨柵欄的一箭之地,他們在什長的號令下,十人一組靠攏,盾牌高舉形成一個圓形的小堡壘,護住背著土包的輜重兵疾步而上。
不過先行發威的,并不是他們。
“砰!”
兩駕石砲長長的拋臂,在杠桿重力的作用下猛然發威。
無數鵝卵大小的小石頭,帶著鋒利的棱角,在空中呼嘯著,劃出一道弧線之后,便猶如百鳥歸巢般往漢軍營寨中鉆下。
“舉盾!覆頂!”
無須張都尉號令,漢軍中各級都伯、屯長們的怒吼聲就響起。
拳頭大的石頭在盾牌上歡快的彈跳著,有些蹦跶兩下就滑了下去,有些卻磕到盾牌的邊角,打著旋橫飛進了幾名兵卒的身體里。
有的硬生生鉆了進去,有得讓骨折的清脆聲暴起。
無一例外的,倒霉的兵卒們口中都有凄厲悲鳴涌出,讓人覺得陽光都瞬間失去了溫度。
實際上,石砲這種沒有什么準頭的遠程攻擊,對兵卒的殺傷力并沒多大。而且叛軍陣中就兩架,拋出來的石頭都零零碎碎的。
對于上千兵卒的營寨來說,幾乎忽略不計。
然而,從空中砸下來的攻擊,會極大程度的造成兵卒惶恐。
張都尉深諳這點,卻只能選擇無視。
石砲發射距離太遠了,又是弧形拋投的,幾乎都安置在后方。除非是有射程達到六百步的大黃弩或者床弩,否則就只能坐等它因為發射頻率過多自己毀掉。
“各部鳴鼙!”
張都尉手中令旗斜著甩了下去,身邊的傳令兵就急促小跑大聲傳令。
鼙,是軍中大鼓的替代品。因為軍中大鼓只有一個,位置在將帥身邊。鼙是各部分隊攜帶的小鼓,作為低階指揮的信號。
“嘚!嘚!”
猶如馬蹄聲的小鼙響起,漢軍兵卒們無須軍官的命令,就開始了變化。盾兵以五人為一伍,以盾牌三前兩橫頂的方式結成了小圓陣,各自將三個弩兵護在中間。
腳步移動聲亂糟糟的,組陣卻是有條不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