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帶著三個兒媳婦很快擺好飯。
此時張老三一家還沒來,屬實是有些過分了。
對于老三一家李氏可不會客氣,招手讓大兒子大柱過來:“去,把你三叔一家喊過來吃飯,不幫忙就算了,吃個飯還要三請四邀的,什么意思啊?他們要是再不來的話,我這里可沒飯給他們吃了!”
大柱點點頭,正準備出門。
李氏又重復道:“就按我這原話說,知道嗎!他們也太蹬鼻子上臉了,不自覺!”
對于這種家庭小矛盾,大柱早已經習以為常了。
沒再說什么,出門往張老三家去了。
不一會兒,張老三便拖家帶口的帶著一大家子十幾口人過來了。
李氏也沒給什么好臉色。
馬氏臉皮厚,對此無所謂。
張老三自知理虧,嬉皮笑臉的上前去給張老頭張氏,還有大哥大嫂兩口子告了罪。
此事便算揭過去了。
眾人開始吃飯。
為了配合錢攸宜這個侄媳婦,李氏也特意擺了三桌,男丁、女眷以及孩子各自分開。
不過饒是如此,看著菜盤子里面東一筷子西一筷子的,都往里面戳,錢攸宜也沒什么胃口。
強忍著吃了幾塊發糕,喝了半碗湯,磨蹭了一會兒后,便放下了筷子。
又跟席上眾人打了招呼后,這才離席。
張氏今日不許男人們喝酒,因此中午這頓飯很快便結束了。
吃完飯后,張老二起身告辭。
張氏和李氏都沒多留,吩咐了家里男人們送二房一家子出門。
說實話,其實早點回去兩邊都自在。
等到家后,錢攸宜第一時間回房沐浴。
等洗了澡,換了一身衣裳后,頓時舒服多了。
蓉嬤嬤見了有些心疼,邊幫著梳頭邊不滿道:“姑爺雖說還算有些才華,可家世實在太低微了,在這等人情往來上,小姐您總是免不了要受委屈,當初說個門當戶對的多好。”
“俗話說,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我要是嫁一個門當戶對的,能像現在這樣這么自在嗎?”錢攸宜懶洋洋道。
說完瞥了一眼蓉嬤嬤,敲打道:“還有,此話以后不可再提!念在你是我的奶嬤嬤份上,這次就算了!嬤嬤要記住,我既已經嫁進張家,就是張家的人,榮辱一體,你在背地里這樣妄議夫君和公婆的是非,已經犯了大忌!”
“老奴知罪,謝小姐開恩”,蓉嬤嬤頓時心中一凜,不敢再說話了,老老實實幫著梳頭。
“嗯”,錢攸宜淡淡“嗯”了一聲。
復又回到懶洋洋的樣子,道:“我記得嬤嬤上個月剛添了一個大胖孫子吧,滿月禮我也沒什么好送的,首飾盒子里的金鎖片嬤嬤您自去取一只,全當賀禮了。”
“哎,多謝小姐”,蓉嬤嬤連忙道謝,剛剛被打入冷宮的心“嗖”地一下又明快起來了。
等第二日,張平安便去了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