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期揮了揮手:“算了,現在跟你說什么也沒用了,你就先安心住下吧,我會給家里寫信的,現在朝廷把慈縣劃為了水師駐扎地,我忙得很,也沒空陪你回去,你就在這陪陪岳父岳母盡盡孝心。”
“好吧,我也是這樣打算的”,五丫點頭應道,她趕路累得很,也不想再問什么了。
現下后衙除了錢攸宜外,沒人在,張氏和張老頭出去釣魚去了,張老二則去了茶樓聽評書,自從聽了幾回說書人講周大人的故事后,張老二就愛上了這項娛樂活動。
徐氏則陪著英娘去跟接生婆拜師去了。
這個拜師不是正兒八經的拜師,只是提些東西過去孝敬一下,算是個禮節。
古時候的師徒名分都很重,一般人輕易不會收徒,也不會拜師。
最重要的是,老張家還沒分家,自從張平安中了進士,做了縣令,老張家就算是官宦之家了。
接生婆屬于是三姑六婆之一,是不入流的,社會地位遠遠不如官宦之家。
英娘作為長孫媳婦,肯定不可能去正式拜師的。
她只是想學一門謀生技能而已,畢竟接生婆在民間普通老百姓中還是很重要的,有一定社會地位和名聲。
錢攸宜知道五丫來了,出來打了聲招呼,安排人住下后,便又回房了。
倒是蓉嬤嬤看到五丫收拾的大包小包過來,里面甚至還有冬衣,一看就不是暫住,估摸是做好了長住的打算了,便有些不忿地試探道:“小姐,依老奴看,這五姑姐從臨安過來,一時半會兒估摸是不打算走了啊,冬衣都帶上了,現在這才五月底呢!”
“反正后衙地方大,她愛住哪住哪,吃飯也就是多雙筷子的事情,管那么多甚!”錢攸宜淡淡道,她倒是覺得無所謂,只要不惹她就行。
蓉嬤嬤有些急了:“小姐,話不是這么說的,先是老太爺和老太太過來,這贍養長輩咱就不說啥了,還帶個懷孕的孫媳婦過來吃白飯,咱們權當做好事,也不說啥,這現在五姑姐也過來了,還不是暫住,是要長住!這股風氣不剎住,那往后萬一大姑姐、二姑姐、六姑姐她們都要拖家帶口的住過來可咋整!”
“她們不一樣,在臨安過得好好的,來慈縣干什么,這又不是什么香餑餑的地兒,嬤嬤,你多慮了”,錢攸宜有些失笑。
容嬤嬤擰著帕子道:“說是這么說,但老奴就是有這種感覺,總覺得姑爺這幾個姐姐早晚都要住過來!那還不鬧騰死了!”
“真到那一天的話再說吧!”錢攸宜不以為意。
到了晚上快吃晚飯的時候,其余人也都回來了,看到五丫都驚了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