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安排在最前線的,執行力基本都很強,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眾人按照張平安說的分開尋找。
山頭不高,但也連綿起伏幾十里,是典型的丘陵地貌。
也是張平安來到北方以后,少見的竟然還能稍微看到點綠色的山頭。
山上到處都是蔫巴巴的蒿子桿兒和一些枯萎的褐色藤蔓。
間或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
可惜眾人現在無心欣賞。
找吃的的同時,大家還順便找柴火,將找到的木根、樹枝等全都攏在一塊兒,待會兒好一起捆好帶走,兩不耽誤!
張平安明白,現在實在太缺糧食了,但凡能找到一點兒,就相當于是給眾人打了一記強心針了。
因此作為帶頭人,他找的更是尤為仔細,拿著竹耙子跟掃地雷似的仔細翻找。
山頭上枯枝落葉很多,還有一些野生的松樹,掉了一地的松針,踩在上面咔嚓作響。
但凡百姓們熟知的,能入嘴的東西,地面上卻是一點兒都看不到。
中間根據枯掉的藤蔓,張平安挖到過一些長得有點像蘿卜似的東西,個頭還不小。
但卻不是張平安記憶中所記得的任何一種蘿卜品種。
挺大一片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吃。
張平安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挖了一些出來,準備帶回去讓軍醫看看。
如果軍醫都拿不準是什么東西的話,那還是不能輕易嘗試。
他冒不起這個險,如果將士們吃出什么問題,更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劉三郎和阮三也在附近挖了一些不知名的根莖出來。
細細小小的,頂不了什么用,阮三失望的丟在一邊了。
就這樣,一個多時辰過去了。
張平安忙得出了一頭熱汗,依然沒什么有效收獲。
慢慢帶著劉三郎幾人轉悠到了另一個山頭。
劉三郎有些發愁:“平安,這還真不好找,山頭太大了,好些藤蔓枯死后長得都一個樣兒,不好分辨!”
“是啊,不過沒關系,慢慢找吧,反正今天一天也都出來了,這些東西里面也就蒟蒻是最好分辨的,他的桿子更粗壯一些,即使現在葉子慢慢變黃,也很容易發現,這玩意兒一長長一片,就是帶點輕微毒性,難處理了一些”,張平安抹了抹汗隨口應道。
又轉了個彎兒后,張平安拿著耙子在附近逡巡的時候,突然看著不遠處,有些不可置信:“咦,這個有點像啊!”
“什么?”阮三兒立刻湊過來應道。
他對吃的最積極了!
張平安指著遠處那一小片植物有些激動地朗聲道:“這應該就是蒟蒻了,莖桿粗壯直立,葉片是復葉式,寬大呈羽狀,有些像綠色傘骨,和《救荒本草》上記的一模一樣。”
阮三定睛一看,張平安指的那片植物還帶著一些零星的綠色樹葉,不過大半已經黃了,掛在樹上隨風飄動,花苞已經完全干癟了呈褐色,地上還掉了不少,微微散發著些腐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