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循著聲音望去,只見當朝太子正乘坐太子御輦在侍衛和僧眾們的護衛下,從人流中間緩緩穿過。
臉上表情不似一般的世家貴族和王侯那樣端著,反而看上去十分溫和,面帶笑意。
生的也是面如冠玉,眸如點漆,膚色偏白,看著有點像個白面書生。
渾身氣質高雅,風儀出眾。
加上身上的太子服飾錦衣玉帶的加持,更襯的整個人在太陽下閃閃發光,謖謖如勁松下風,又貴氣逼人。
任誰見了都得贊一聲好一個翩翩貴公子!
一看就是出身和教養都極好的人。
“不愧是圣上的嫡長子,果真是龍鳳之姿啊”,綠豆眼見后滿臉欣賞的贊了一聲。
“是啊,聽說太子殿下在百官中名聲很好,博通經史又沖謙自牧,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他今年才十六呢,有這種成就十分不易,可見天資也出眾,就算不是生在帝王之家,想必也能有出頭之日”,黃大人仔細打量后說道。
“色愉而辭遜,矜而不爭,群而不黨,這就很難得了,我也聽說太子殿下秉性不錯,還經常去京郊各處慈幼堂布施濟貧,每逢秋收會到皇莊親自下田查看,確有仁君之相”,張平安在一邊也點點頭道。
他對這個太子的第一印象還不錯,無論是外貌氣質還是眼神上,大面上起碼不差。
不是陰郁之人。
他記得他剛中舉人時去周府拜訪,曾經見過圣上的次子周術,是個挺機靈的小孩兒,看起來也備受寵愛,也不知哥哥被封為太子后,他現在如何了。
粗算一下,他如今也應該十一二歲了吧,竟然在京城中沒怎么聽到他的消息。
“對了,你們聽說過圣上的次子周術嗎?”
黃大人平日就喜歡打聽,知道一點情況,但不具體,只知道二皇子年齡不大,平日露面不多。
綠豆眼和劉水生,以及張平安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皇上有四子,大皇子,也就是當今太子周樸和二皇子周術是一母同胞,都是當今皇后所出。
三子周拙和四子周庸則是側室所出,現在年齡還小。
劉三郎因為在京城多待了幾個月,倒比幾人都知道的更多一點,聞言對幾人低聲道:“你們說的不錯,圣上如今共有四子,都是未登基時就出生的,三子和幼子年齡還小,又是側室所出,自然被養在后宮中,其中長子,也就是太子殿下,是正宮皇后所出,住在太子東宮,卻只有次子被單獨撥了府邸在宮外住,有些不太尋常。
大概已經有了兩年時間了,自此二皇子就不太在文武百官面前露面,所以你們很少聽到他的消息。
有人說這是皇上的恩寵,也有人說是皇上看不慣二皇子囂張跋扈的性子,才將人打發出去,準備等成年了就趕到封地去,眾說紛紜,誰也拿不準,你們可得注意著些!”
“原來還有這么一回事”,劉水生聞言奇怪道:“二皇子年紀不夠,沒道理單獨把他分出去啊!”
“所以才奇怪嘛,更怪的是魏皇后也沒說什么,就這么默認了”,劉三郎撓撓頭道。
他其實有些想不通,不管是恩寵還是懲罰,這樣對一個孩子都是不適合的。
“二皇子之前很囂張跋扈嗎,兩年前他也才十歲不到吧”,黃大人不解地問道。
“這個不好說,宮中的情況哪兒是我能探聽到的,我也只是道聽途說而已,可不敢妄加評論,咱們還是都謹言慎行些好”,劉三郎憨憨道。
隨后指向太子御輦:“快看,太子殿下來了,我還是第一次離太子這么近呢!”
這個轉移話題的借口說實話有些拙劣,大姐夫根本就不是一個擅長撒謊的人,當初跟圣上一個鍋里吃飯時也沒見你這么興奮啊,張平安無奈想到。
黃大人也聽出來了,也有些無奈。
不過他看中的也就是劉三郎的脾氣秉性,有底線,又不滿肚子壞心眼兒,因此心里其實并沒生氣。
只是佯裝不滿道:“劉老弟啊,我還沒到老眼昏花的年紀呢!”
其他幾人聽后也善意的笑了,倒是讓劉三郎有些臉紅。
說實話,雖然戰場危險,但他還是在戰場上時更自在,起碼不用操心這么多人情往來。
行伍之人說話多是直來直去,要簡單許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