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大人,這邊請”,老衙役恭敬道。
隨后帶著手底下的衙役們在前頭帶路。
同時打發了一個年輕些的先行回去稟報縣令了。
看著周邊熟悉又陌生的景色,張平安臉色柔和了不少,溫聲道:“現在還早,不必太趕時間,本官離鄉日久,才回故里,家鄉的一草一木都想念的緊,沿途看看風景也是不錯的。”
“小的遵命”,老衙役拱拱手笑應下來,看張平安態度親和,才大著膽子繼續攀談道:“呵呵,大人乃文曲星轉世的青年俊杰,國之棟梁,未及弱冠而登科,不到而立已位列二品,武山縣的父老鄉親也跟著臉上有光啊,縣太爺早盼著您回來呢,特意吩咐了小的們在此候著,半分也不得馬虎,您若有事只管吩咐小的們就行!”
“翁大人有心了”,張平安隨口客氣了一句,又問道:“不知老役在衙多少年了?本官聽你口音乃是本地人士啊!”
“回大人,小的正是武山縣本地人,在新朝初立的第二年進的衙門,原本是在軍中效力,也略有些戰功,后來受了傷,不能行軍了,就被安排到了衙門,也算是朝廷優待了,能安享晚年”,老衙役解釋道,語氣里十分滿足。
看得出對如今的現狀是十分滿意的。
“哦?難怪本官觀老役走路步伐沉穩,擺臂克制,跟一般衙役不太一樣,原來還有這段經歷”,張平安笑了笑。
“大人謬贊了,這幾年小的身體大不如前,恐怕干不了幾年就得去轉做門房嘍”,老衙役笑呵呵應道,語氣自然。
讓張平安有些好感。
接著又問了問縣衙這幾年的收成和百姓們的生活情況。
得到的答案和其他地方差不多。
現在全國各地,除了幾個大的省城外,恐怕都不太富裕。
百廢待興下,就算收成好,換得的銀子衙門也得拿來修復城池,復興各行各業。
“不過雖然不太寬裕,餓死人的事卻很少有了,這日子比從前還是好了太多太多,亂世人不如犬啊,如今這樣就不錯了,小的反正是挺知足,呵呵”,老衙役說到最后,還是一臉滿足的笑意。
其他衙役也紛紛附和。
張氏在一邊聽得不知道想起什么,輕嘆口氣后,也淺淺的笑了。
一行車馬慢悠悠快走進城的時候,正遇上縣城郊外來賣菜賣雞蛋等農家物什的農人出城回家。
因為張家這一行人車隊十分豪華,在縣城很罕見,另還有衙役府兵護送,一看就是來頭不小,所以瞬間就在城門外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和艷羨。
至于上前是不敢的,大部分人連靠近些都怕沖撞了貴人,惹上禍事。
老衙役經驗老道的驅趕著兩旁的行人,好讓出車道來。
聽著老百姓們羨慕的竊竊私語聲和議論聲,張平安抱著兒子,感受一時更加復雜了。
衣錦還鄉的喜悅是有的,但更多的還有唏噓。
譚耀麒和張平安出身不同,他自來就是很習慣這種眾星捧月的陣仗的,并沒什么太大的觸動。
真要說有,恐怕就是對家族沒落的遺憾和想重振家族輝煌的雄心壯志而已。
“爹,這里就是老家了嗎?”小魚兒好奇地扒在窗口朝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