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當即想到今日看的奏折中,有一份似乎就是彈劾盧象升以不祥之身領官職的,不由一聲冷哼,罵了聲“迂腐”。
盧象升耳聰目明,聽見皇帝冷哼,心中惴惴,未思片刻直接跪在地上叩首請罪。
“陛下,臣既為臣子,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實為本分,護天子,守疆土,更是臣之職責所在,如今京師危急,臣雖率部入援,卻也讓天子憂,臣有罪!”
朱由檢見盧象升如此,知道他是誤會了,卻也沒有立即讓他起身,順著他的話問道:“建奴毀我長城,擄我百姓,愛卿可有應對之策?”
盧象升聞言,腦中楊嗣昌的勸說之語又響在耳邊,他張了張口,喉間抑郁滯塞,早先想好的御敵之策此時卻全部堵在了心口。
朱由檢看在眼中,以為他是有什么不方便說的,朝王承恩使了個眼色。
宮里的人練就了一番火眼金睛,王承恩當即領著宮女太監退出殿外,只余了盧象升和陛下二人。
“愛卿有何想說的,但說無妨!”
盧象升抬頭,當今陛下容顏俊秀,只是大病初愈,昨夜又沒好好休息,眼底下一團烏青,臉色也是憔悴得厲害。
陛下殫精竭慮,自己作為大明武將,正所謂君為明君,臣為忠臣,彼信賢,境內將服,敵國且畏。
不管議和是陛下的意思,還是楊嗣昌的一廂情愿,自己身為宣大總督,如何能被他人意見左右想法。
當即,盧象升再不猶豫,大聲道:“陛下命臣督師,臣便統兵迎敵,唯死戰于陣前,若陛下另有他意,臣也遵旨,只求能讓臣戰死在前,方不辱大明之臣的榮耀。”
“這是話里有話呀!”朱由檢暗自嘀咕,明白盧象升這話是在強調一個“戰”字,只是后半句似乎是有幾分譏諷在其中。
“哦...”
瞬間,朱由檢明白了盧象升如此說話的原因,昨夜召見楊嗣昌時,最后定下的便是一個“和”字,難不成盧象升已經知道了這事?
這個信息倒是傳得蠻快,朱由檢不禁朝殿外望了一眼,原主是個勤勉的皇帝,可是身邊怎么跟個篩子一樣,什么消息都能漏得出去。
也得找個機會,將身邊好好清理一番才是!
朱由檢暫且將這個念頭拋諸腦后,低頭看向盧象升。
楊嗣昌定是將議和這事告訴盧象升了,免不了再添油加醋一番,盧象升既然知曉了這個消息,還能據理力爭,同自己說一句“愿意死戰”,可見他主戰之心強烈。
只是,意愿是意愿,有些事,不是意愿強就可以做成的,要是這樣,盧象升又怎么會戰死在巨鹿,讓大明損失了這位驍勇善戰的盧閻王呢!
朱由檢想罷,朝盧象升說道:“愛卿一路辛勞,起來回話。”
見盧象升起身,朱由檢又繼續說道:“你是聽說了議和這事吧,有什么想法,直說就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