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景文聽到皇帝同意鄭三俊的話,忙又道:“陛下,元時發行寶鈔,可最后因為寶鈔發行過多,軍儲供給、賞賜犒勞、每日印造,不可數計,京師用鈔十錠,換不到一斗米,最后百姓拒用!”
范景文說的是元朝時的事,元在取得了對中原的統治之后,便建立了以紙幣為主的貨幣體系,共發行四種寶鈔,以銀為本位,每一貫同交鈔一兩,兩貫同白銀一兩。
至元一朝,基本只行鈔法,很少鑄錢,唯二鑄的兩次,也是用來海外貿易。
“范卿也說了,是他們濫發寶鈔,才使得百姓棄用。”朱由檢在心中嘆了一聲,要解釋這些經濟理論可真是累啊,可解釋不清楚,于之后發行紙幣定然有著隱患。
“寶鈔用久了,便會磨損,文字不清,是不是?”朱由檢耐著性子問道。
底下眾人皆是點頭,鄭三俊開口道:“此類被稱為昏鈔,民眾持昏鈔,可兌換金銀,或是換取新鈔,可若表明面額的數字磨損,則無法兌換,回收后由朝朝廷統一銷毀。”
“鄭卿果然懂得多。”朱由檢老懷安慰,便如老師上課在講一個很難的知識點,終于有聽得懂的學霸來回應自己。
“之后元代發行的寶鈔,價值為交鈔的五倍,二者通行使用,由于發行量過大,不斷貶值,之后便是陷入了混亂之中,才有了范卿說的用鈔十錠,換不來一斗米!”
范景文聽到皇帝提到自己名字,躬了躬身,繼續道:“可太祖并未吸取元代教訓,在洪武八年鑄造大明寶鈔,二十三年便遇到了問題,陛下,您此前也重設立內寶鈔局,再次發行過寶鈔,可最后呢,寶鈔發行后,哪里有人使用!”
范景文這話說得毫不客氣,相當于直接揭了皇帝的短,可朱由檢卻是不在意,那是崇禎做的事,和他有什么關系。
崇禎什么都沒搞明白就冒冒然發行寶鈔,能盤活這經濟才怪呢!
“范卿說得是,不過,朕這幾日想了很久,為何大明寶鈔發行不起來,終于讓朕給想明白了!”朱由檢看向范景文說道。
“想明白了?”范景文愣了一下,“陛下想明白什么了?”
殿中眾人能被朱由檢詔來,說明他們都不是愚笨之人,經過皇帝和范景文、鄭三俊等的對話,也多少明白了眼下朝廷財政真正的問題所在。
可要說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他們卻是一籌莫展。
銀子沒法掌握在自己手中,銅錢不方便,百姓也不愛用,寶鈔是方便,可寶鈔因為失去了信譽,而被百姓棄用。
陛下難不成,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太祖當初發行寶鈔,犯了個錯誤,”而且是個致命的錯誤,朱由檢說道:“沒有準備金!”
“準備金?”
“什么叫準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