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上,朱由檢瞇眼掃了下面的大臣一眼,朝著駱養性點了點頭,瞬間,兩旁的錦衣衛也都躥了出來,將幾個官吏抓出踹在了地上。
“晉商的事,想必你們也都知道了,”朱由檢淡淡開口道:“朕也沒想到啊,朝廷里竟然也有這么多蛀蟲,幫著韃子來劫掠我大明的土地百姓!”
揪出來的那些都是小官,平時默默站在隊列中,不出聲就不當做不存在的那種,可就是這種人,悶不做聲得就把壞事做盡了。
“陛下恕罪,陛下恕罪啊!”那幾人跪在地上,壓根不知道自己所為居然皇帝全都知道,眼下出了求饒,還能說什么呢?
求饒定然是沒用的,要是有用,大家都可以做這等事了。
朱由檢揮了揮手,錦衣衛就將人拖了下去,該審就審,該判就判,別在自己跟前礙眼就成。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朱由檢看著殿中垂頭默立的大臣們開口道:“這八家晉商溝通內外,死不足惜,不過山西的百姓到底還要生活,他們商行遍布山西境內,甚至在京師也有鋪子,你們以為,該是如何?”
在京師的鋪子,很多都是八家的旁支在做生意,還有的是掛了晉商的名號,但不在八家姓氏之內,其中勾勾纏纏的關系多了,真要清理,也是極難。
況且,也不是所有晉商都做了賣國的勾當,有的商賈還是本本分分的,甚至在國難當頭時慷慨解囊。
若一棒子打翻一艘船,怕是會誤傷其忠義之人,引起更大的騷動就不好了。
“陛下,臣以為,處置了這八家,也算給大明的商賈一個警醒,若要行不仁不義之事,就該想到他們的后果,至于其他人,臣以為不宜再處置。”戶部尚書鄭三俊開口說道。
鄭三俊說了這話,其余大臣沒有反對的,一來鄭三俊說的有理,二來,朝中大臣家多少都和商賈有著關聯,萬一陛下繼續查,查到了自個兒頭上,可真沒地方喊屈去。
“鄭卿說得有理,”朱由檢點了點頭,“此外,這八家留下的店鋪、莊子、山林等產業,朕也有個想法。”
皇帝又有了新的想法,殿中諸人洗耳恭聽。
“朕之前說過,要給商賈加稅和開海禁,這兩件事,可以公告了,”朱由檢看了一眼范景文,見他點了點頭,繼續道:“同時,昭告天下,朕欲將晉商這些產業拍賣,若有意向的商賈,可報名參與,同意加稅的優先發放船引和拍賣資格,只二十個名額為限,之后再想參與拍賣,交報名費一千兩白銀,船引之事再加資格考核!”
皇帝這話說完,殿中一片寂靜。
特別是鄭三俊和范景文,他們本是擔憂加稅之事會遭遇商賈阻礙,已是想了好幾個法子,軟的硬的都有。
卻不想陛下借著這次處置晉商,就有了這個想法。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八家雖然被抄了家,可根基畢竟還是在的,鋪子也好,莊子也好,山林也好,只要接手,立即就能重新開業賺銀子,這消息要是發布出去,得多少人眼饞啊!
到時想要參與競拍的商行定然不少,可陛下加了這個條件,又有名額限定,這就讓各大小商行沒法考慮這么多了,想多了晚了一步,不說沒有船引,還得交一千兩白銀才能參加。
一千兩白銀呢,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特別是對于做慣了生意的商賈而言,這得多心疼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