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嬌寄信的時隨手把買的電吹風也捎帶打算一塊寄出去,
她有琢磨出應該不容易,所以頭一回只拿點東西試試水,到了地兒一打聽,何止是不容易,簡直是過劫難的程度。
小老太寄完信拎著東西剛出郵政局大門就被水客圍住了。
人家有法子人肉背回鵬城或者羊城。
頭一個圍上來的叨叨只要那邊有接應的人就成,第二個圍起來的拍著心窩子表示沒有也沒關系,他認識字,只要說個地址,把郵票費也給付了,人還能幫忙郵寄!
徐春嬌已經打消了郵寄的念頭,再說東西雖然不值多少錢,可她咋知道人會不會拿了東西就跑,天大地大上哪找人去。
小老太不為所動的走自己的路。
一輛摩托車停邊上了。
騎車的估摸著不到三十歲,穿得很得體干凈,客客氣氣的問坐不坐車子,去哪都只要十塊錢。
這么說吧,香江最底層的工種一個月都有八九百塊錢,這十塊錢就跟白送沒什么兩樣。
小老太多謹慎啊,哪能讓人隨隨便便的騙上車去。
人家老真誠了,先是叨叨這地兒離坐巴士的地兒遠著呢,腿著去多受累,而且巴士剛走,下一班車得四十分鐘。
再叨叨自己不是專門干這個,有工作有身份證,就是掙點外快。
徐春嬌一點信息都沒往外透,對方就已經主動把家底子給亮了出來。
小老太坐上摩托車的時候,腦子里回蕩的都是:小伙子怪有禮貌和分寸的嘞。
頭一回坐摩托車,徐春嬌第一腳甚至踩的是排氣管而不是腳踏。
起步那一下往前撲的慣性有點嚇人。
等車子順當上路以后,這坐摩托車和騎自行車以及坐小轎車比起來,也確實有點別樣的風味。
小老太琢磨早晚得弄一輛摩托車。
人就得問問,這車在本地好不好,內地似乎還沒瞧見過呢。
小伙子倒也沒叫話題掉在地上過,仔仔細細的說了車的事,轉而又念叨了些家長里短,提了幾句家里老母最近看的《上海灘》,再提幾句兒子閨女的趣事來。
等到了目的地,人‘刷’的從褲兜里拿出一張名片,“老同志,以后有東西想往內地送就找我。”
徐春嬌到底還是把手里頭的電吹風交代了出去,交代好地址瞧著人騎著摩托車瀟瀟灑灑的轉身離開,感慨真是個人人八百個心眼子,愛拼就會贏的年代啊。
瞅瞅人家,一趟路掙兩份錢,惹得小老太掙錢的心都開始發癢,琢磨信啥時候到,內心倒也是抱著幾分期待,保不齊能快個三五天呢。
小老太的愿望沒實現,中旬寄出去的信月末了才到鎮子上的郵政局。
海島有華僑農場。
之前跟白眼狼打架的時候又安置了三萬多名。
華僑來源也不僅僅是白眼狼那邊的,馬來西亞,印尼的也相當多,拿到香江的來信并不是很奇怪。
挑揀信件的工作人員嘴了一句,“哎呦,老牛家這回的信也是香江的。”
因為都是一幫人一個工作崗位干到退休為止,對于信件往來比較頻繁的客戶,郵政局內部的工作人員都是記著的。
邊上的女同志立刻探過頭來瞧了瞧,叨叨之間有一回從閩南寄回來過幾回,那會是她分揀到了。
老牛家甚至還有固定的分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