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安芙又去扒拉她右手,還是什么都沒有。
趁著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譚懷柯從袖口里拿出了一件物事:“阿姊莫不是在找這個?”
叮鈴。
她掌心向下,一條紅繩編就的絡子從指尖蕩下,發出清脆的金鈴聲響。
譚安芙乍然興奮:“對,就是這……”話未說完,她便皺起了眉頭,疑惑地看向譚懷柯的另一只手,“怎么又是塊玉玨,又是條絡子?”
此時譚懷柯兩只手中都有一個串著玉玨的絡子,仔細看去,那兩塊玉玨正是一對。
想到了什么,譚安芙忍不住嗤笑:“原來不止是瑟瑟珠,連玉玨都是一對,妹妹這是承認了與申屠大人的不倫……”
“夠了!”申屠老夫人喝止她,“休要胡言亂語!”
沉默已久的老夫人站了起來,走到譚懷柯身旁,顫著手拿過那串帶有金鈴的絡子。
庭中眾人屏氣凝神,以為老夫人要向譚懷柯發難了。
然而老夫人悲慟地說:“這是吾兒申屠衡的玉玨,與灼兒的本是一對,在子婦嫁進來之后,我便將衡兒的這枚交由她來保管。”
有賓客噓道:“啊?搞了半天,這是申屠大娘子給亡夫和小叔各編了一條絡子?”
也有人不信:“老夫人莫不是怕家丑外揚,有意偏幫吧?”
老夫人怒目而視:“我怎會拿衡兒的事扯謊!這兩塊玉玨是我郎君親手雕琢,兩只朔雁的喙上可有他們的名字,怎會有錯!”
秦王興味盎然地說:“所以申屠大娘子并不是在做什么定情信物,而是在追憶亡夫,給申屠家兩兄弟的玉玨編織新的珠串絡子?哎,真是個有情有義的小娘子啊。”
池郡守附和:“包家娘子,你確是眼拙看錯了,可不能信口誣蔑啊。”
情勢陡然轉變,譚安芙慌亂道:“不,我沒有看錯,當時她做的就是手串!她原本就是要做珠串鐲子的!你們看,這串絡子上還串著金鈴,跟申屠大人那串不一樣,不管她出于什么目的改了編法,他們叔嫂二人就是行了茍且之事!”
“阿姊,你竟如此恨我嗎?”譚懷柯難以置信地看著她,“我編給小叔的絡子,是為了償還他協助我在商會立足的人情,也是為了探聽西境珠寶商的消息。正是在給他換新絡子的時候,我想起君姑給我的那串郎君的玉玨絡子也陳舊了,剛好可以一并給做了。
“秦王殿下說得沒錯,瑟瑟珠在陌赫是用來傳遞信仰和情意的。因為郎君已逝,我便編上金鈴為他祈福,小叔尚且健在,又嫌棄金鈴累贅,我便沒有給他編上。不知我這番舉動,為何會被阿姊曲解成定情信物?”
“不,不,是你處心積慮……是你故意要讓我當眾出丑……”譚安芙望著周圍對自己指指點點的人群,只覺得羞憤欲死。
“阿姊,處心積慮的是你才對吧。”譚懷柯抬起申屠灼的玉玨道,“那日你從我院里走后,順手盜走了小叔的玉玨,是也不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