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相對照,陽仔的激動和師兄的冷靜克制相互印證,勾勒出陳默在華興內部那令人窒息的上升軌跡和已然穩固的權威。
周敏更加確信,陳默絕不會止步于集團it總裁。
華興在下一盤大棋,而陳默,必將是棋局中最關鍵的那顆新星。
可惜的是她還不知道陳默那河連中國區這個最大的子公司都已經渡過去了。
所以,當12月15日,也就是4天前。
當華興那份成立車bg的公告如同深水炸彈般在內部炸開,陳默的名字赫然位列三位核心副總裁之一,并且分管著“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未來汽車的“靈魂”時。
周敏在短暫的震驚后,涌起的是一種近乎狂喜的“果然如此”。
她的長期追蹤、深度挖掘,終于等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足以引爆全行業的超級選題。
周末立刻意識到,外界的目光,包括絕大多數同行,都被“華興成立車bg”這個表象和“副總裁”的頭銜吸引了。
鋪天蓋地的報道要么是程式化的新聞稿,要么是淺嘗輒止的分析和普遍的看衰。
沒有人,或者說很少有人,真正去深挖華興在汽車領域長達數年的、靜水深流般的布局。
以及將這個年僅27歲、已然執掌集團it核心的少帥,放在車bg分管最核心技術產品線的深層戰略意圖。
這正是她的機會,也是《第一財經》區別于快新聞、建立深度的機會!
接下來的三天,周敏進入了瘋狂的工作狀態。
她像一臺開足馬力的挖掘機,調動著所有的人脈和資源:
1,深挖歷史脈絡。
她通過那位2012實驗室的師兄和其他渠道,清晰地梳理出一條時間線:
華興進軍汽車領域絕非一時興起。
2013年低調成立“車聯網實驗室”;
內部消息是這之前就已經有專屬團隊在搞研發了,搞不好還要更早;
2017年初,將實驗室升級為二級部門“車聯網產品與解決方案bu”;
短短不到一年,再次整合資源,將其拔高至集團一級bg!
這背后是至少五年以上的技術預研和生態鋪墊。
2,剖析人事布局。
徐平,華興董事、二把手,以戰略眼光老辣和資源整合能力著稱的元老,掌舵定方向;
姚塵風,終端bg的悍將,以強悍的執行力和營銷突破能力聞名,負責沖鋒陷陣;
而陳默,這個最年輕的“”級,技術根基深厚、成功主導過地獄級難度的“渡河”攻堅、并展現出超強的復雜系統集成和項目管理能力,他的角色是什么?
是托底!
是用他在it和復雜系統集成領域的成功經驗,來確保華興賦予汽車的“智能靈魂”能夠真正落地、穩定運行、并持續進化!
這是一個“老中青”三代核心、能力完美互補的鐵三角。
3,解讀權力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