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一兩家頂級戰投,既能解決資金需求,又能保持決策獨立性和對核心技術的掌控力。
不必那么早去公開市場蹚渾水!”
他看向任晨凌,尋求支持,“任總,鵝廠應該也不希望看到靈境過早陷入資本市場的短期波動里吧?特別是《星淵》還在攻堅期。”
任晨凌微微頷首,算是認可了代海濤的部分觀點:“戰略協同的深度,確實需要相對穩定的內部環境。不過,”
他話鋒再次微妙轉折,目光深邃地看向徐振宇,“振宇關于人才和全球化擴張的痛點,也是客觀現實。靈境若想從‘爆款公司’躍升為‘平臺級巨頭’,資本助力的確不可或缺。關鍵在于時機和路徑的選擇。”
他將問題拋得更深:
“現在上市,資本市場會如何看待靈境?
《亂世》端游上線不久,《鏡像》數據耀眼但已進入成熟期增長放緩,《星淵》至少還要一年,《蛋仔》剛剛起步。
在投資人眼里,這是否意味著未來兩年存在明顯的‘產品空窗期’?
營收增長的可持續性、抗單一產品風險的能力,會不會被打上問號?
這會直接影響估值中樞。”
他依舊是那根攪屎棍,但點出的,正是資本市場最核心的疑慮,即持續盈利能力的可驗證性。
會議室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徐振宇和代海濤都沉浸在各自的思考,任晨凌的質疑確實精準地戳中了當前上市的軟肋。
所有人的目光,有意無意地,都聚焦到了那個自會議開始就甚少發言的辣個男人身上。
陳默仿佛置身于風暴之外,指尖捻著報告扉頁的一角,神情是一貫的沉靜,如同深潭。
感受到匯聚而來的視線,陳默終于抬起眼。
他沒有直接回應任晨凌關于“產品空窗期”的尖銳問題,而是伸手把投影連接到自己電腦上。
“看看這個。”他的聲音平靜無波,卻像一塊磁石吸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大屏顯示的文件封面上印著清晰的logo和標題:《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規則修訂咨詢總結——關于不同投票權架構公司(即同股不同權公司)上市制度的建議》。
發布日期赫然是:2017年12月15日。
陳默的指尖點在文件的關鍵段落:
“核心條款:允許創新型公司采用不同投票權架構在港上市,特別條款惠及新經濟及高科技企業。
預計新規正式生效時間,”
他頓了頓,清晰吐出,“2018年4月30日。”
仿佛一道無聲的驚雷在“星穹”會議室炸開。
徐振宇猛地坐直身體,眼中瞬間爆發出難以抑制的灼熱光芒。
代海濤臉上的抗拒僵住了,隨即被巨大的驚愕取代,他一把抓過文件,飛速地瀏覽著關鍵條款。
連一貫沉穩的任晨凌瞳孔也微微收縮,銳利的目光緊緊鎖在陳默波瀾不驚的臉上。
港交所擁抱“同股不同權”,這無疑是投向全球資本市場的一枚深水炸彈。
更是對游戲、科技等依賴創始人核心掌控力的新經濟公司量身定做的史詩級政策紅利。
死寂。
只有文件紙張翻動的沙沙聲。
陳默的聲音打破了凝固的空氣,依舊平穩,卻帶著千鈞之力:“現在,我們可以談談上市的‘時機’和‘路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