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您剛才提到的,是算法功能層面的建模和實現。
但我認為,離散數學在智能駕駛領域,還有一個極其關鍵、甚至可以說是性命攸關的應用點。”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顧南舟,最后定格在陳默臉上,“形式化驗證(foralverification)。”
“尤其是對行為決策系統。”
蔣雨宏的語氣帶著金屬般的質感。
“我們如何確保設計的決策邏輯,在無限復雜的現實場景中,不會出現致命漏洞?
如何證明我們的系統,在理論上就滿足某些最核心的安全屬性?
比如,‘永遠不發生碰撞’(llision-free),‘永遠遵守交通規則’(rulepliance)?”
他說話的時候配合上手勢和動作,像極了一個指揮家:
“這就需要用時序邏輯(teporallogic),比如線性時序邏輯(ltl-lieporallogic)或計算樹邏輯(ctl-putationtreelogic),來精確地形式化描述這些安全屬性。
然后,利用模型檢測(odelcheg)等自動化的形式化方法,窮盡系統所有可能的狀態和路徑,來嚴格證明或證偽這些屬性是否成立。”
蔣雨宏的目光變得極其嚴肅:
“這關系到人命!不是靠海量的路測里程就能完全覆蓋的。
我們需要在數學上,在邏輯層面,就給系統套上最堅固的安全枷鎖。
離散數學中的邏輯學(logic)和自動機理論(autoatatheory),正是打造這把安全鎖的基石。
一個精通形式化方法,能用數學語言為自動駕駛系統安全‘背書’的專家,其價值,我認為不亞于算法創新的專家。”
他看向顧南舟,眼神中帶著強烈的期許和一絲審視的意味:“顧博士,你在形式化方法領域,可有涉獵?”
辦公室內瞬間安靜下來。
卞金鱗臉上的興奮稍稍收斂,也凝重地看向顧南舟。
形式化驗證,這是確保智能駕駛安全落地的終極保障之一,也是當前業界的超級難題。
顧南舟感到一股巨大的壓力,但隨之而來的是更強烈的興奮和挑戰欲!
他深吸一口氣,迎著蔣雨宏和卞金鱗的目光,坦誠而清晰地回答:
“蔣總,卞總,形式化方法正是我博士期間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我主攻模型檢測(odelcheg),尤其擅長用時序邏輯(ltl\/ctl)刻畫并發系統(如多線程程序)的安全與活性屬性,并利用符號模型檢測(sybolicodelcheg)技術進行自動驗證。
我的博士論文核心部分,就是針對一類特定的分布式協議,設計并實現了一個半自動的形式化驗證框架,顯著提升了驗證效率。”
他頓了頓,語氣帶著學術的嚴謹和自信:
“雖然自動駕駛決策系統的狀態空間會比我之前研究的系統龐大復雜得多,但核心的理論基礎(符號化狀態表示、不動點計算、抽象解釋等)是相通的。
我相信,結合智能駕駛領域知識進行針對性優化和算法創新,將形式化方法深度應用于決策系統的安全保障,是可行且有巨大潛力的方向!”
“好!”卞金鱗忍不住低喝一聲,臉上再次綻放出興奮的光彩。
“要的就是這個!
理論基礎扎實,敢啃硬骨頭!
顧博士,我們決策驗證組可太需要你這樣的強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