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李攜耀重重點頭,眼中重新燃起熊熊斗志,“錢一到賬,立刻點火!供應鏈、開店、技術升級、品牌轟炸,全速推進。”
他仿佛已經看到藍色的小鹿標志插遍全國核心商圈的景象。
“嗯。”陳默應了一聲,沒再多說,轉身走回屋內。
別問,問就是給孩子冷的。
李攜耀看著他沉靜如水的側臉,再想想那紙協議上冰冷又滾燙的數字,心頭忽然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緒。
夜風吹過,帶來遠處模糊的車流聲。
套房內,喬雅正帶著極度亢奮又極度疲憊的團隊,最后一次核對那疊最終敲定的、厚達幾百頁的投資協議。
協議里,股權結構表清晰地寫著:
李攜耀:53.5%->稀釋后41.2%
陳默:34%->稀釋后26.2%
喬雅:12.5%->稀釋后9.6%
a輪投資人(鵝廠領投、高盛等跟投):合計23%
按照32.6億美金的投后估值。
他李攜耀持有的41.2%股份,價值13.43億美金。
喬雅的9.6%,價值3.12億美金。
而陳默,那26.2%的股份,靜靜躺在協議上,價值8.54億美金.
接近8億美金,超過55億人民幣。
這還僅僅是a輪,僅僅是一個開始!
李攜耀知道,當明天太陽升起,這份協議正式生效的消息傳出,整個中國的創投圈、咖啡市場,乃至新消費領域,都將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地震!
“瑞子咖啡”和它背后那個年僅28歲的股東“陳默”的名字,將被再次被無數人反復咀嚼、研究或是嫉恨。
“34%...變成26.2%了。”陳默終于開口,聲音被夜風吹得有些飄忽,然后又自顧自的喃喃自語道,“數字而已。錢到了,把事做好。瑞子的路,還長。”
他轉身對李攜耀和喬雅兩人揮揮手,“回鵬城了,還有一堆事等著我。老規矩,聯系不上我的時候打雨晴電話。”
說完,他不再看那璀璨的城市夜景,也沒看到李攜耀眼中翻涌的復雜光芒,徑直拉開房間門,身影消失在溫暖明亮的套房內。
今天是一場各懷心思的頂級牌局。
高盛要的是短期、可控、爆炸性的財務回報。
“獨家綁定微信”是其精心設計的催肥劑+控制杠桿,目的是快速拉高估值,方便自己高位套現,并削弱陳默獨立性,確保項目“聽話”。
這是典型的華爾街“資本煉金術”。
鵝廠要的是將瑞子深度融入微信生態,打造標桿案例,服務其支付和o2o戰略,并維護與陳默的長期戰略關系。
開放姿態是更高明的捆綁,用頂級資源和生態粘性實現“事實壟斷”,避免因小失大。
這是巨頭的“生態陽謀”。
陳默自己則看穿了雙方的算計。
堅決抵制高盛的“催肥枷鎖”,保護瑞子健康發展的根基和未來靈活性。
欣然接納鵝廠的“生態賦能”,因為這與瑞子提升用戶體驗的核心訴求高度契合,且無排他性毒丸。
這是創業者對核心價值的捍衛與對戰略資源的精準利用。
不過和這幫八百個心眼子的人一起溝通是真特娘的累,陳默只想睡覺恢復一下垂死掙扎的腦細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