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您既然知道書院的問題,為何不處理,而是冷眼旁觀?”
面對這個問題,杜池魚竟一時沉默了很久很久,最后她笑著回道:
“因為我也只是書院的一部分啊。”
“規矩不是我定的,我哪里說了算呢?”
聞潮生訝異道:
“您貴為院長,也管理不了書院?”
杜池魚道:
“書院是由參天殿十八位圣賢共同創立的,自然也由他們來管理。”
“我雖有院長一職,但實為代理,縱然權力大,書院的規矩我卻改不了。”
聞潮生思緒順著眼神落入了手掌之中的茶杯內,漸漸沉淀。
“但……忘鄉臺一事,是經過了院長您的同意吧?”
忘鄉臺最初是由平山王設立,提出的想法,然后書院進行執行。
但書院本質上屬于參天殿圣賢的所有物,所以若是沒有書院內部人員的配合,平山王的權力再大,也不可能將手伸到書院來。
杜池魚對此沒有否認,只是說道:
“你啊,好奇心真是重……”
聞潮生不解:
“為什么?”
杜池魚面色依舊平靜,似乎這件事對她來說只是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
“你想知道為什么?”
聞潮生與杜池魚對視,徐徐講出了張獵戶一家的事,講出了苦海縣老王的事。
“……像這樣的事數不勝數,齊國不是一向以儒道治國么,是我對儒的理解有所偏差,還是說「儒」這個字早已經成為了道貌岸然的借口?”
“您知道你最喜愛的關門弟子程峰如何評價「忘鄉臺」的么?”
“——忘鄉一字,人間百年。”
“以前我不懂程峰寫下這個八個字的絕望,如今我懂了,多少摯親的思念,多少人的一生光陰,換來的就只是從「忘鄉臺」上發出的一張張毫無感情的謊言。”
杜池魚認真聽完聞潮生講述的一切,沒有插嘴,直到聞潮生不再說話,她才緩聲開口道:
“你只看見了眼前的悲苦、災難……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不這么做,事情會變得更糟?”
“你將忘鄉臺當作了齊國苦難的締造者,卻沒有想過,它只是決絕無奈中誕生出的扭曲,遠水解不了近渴,更救不了近火,世上總有無數的問題沒有答案,無數的麻煩解決不了,我們只不過是從糟糕的解決方式中挑了一個相對不那么糟糕的抉擇。”
“我不與你講,不與程峰講,也是在保護你們。”
杜池魚聲音輕緩,輕緩中卻有著山岳般的沉重:
“你自詡聰慧,也的確聰慧,可你這般聰慧,不一樣在苦海縣外當了三年的流民?”
“這個世上,總有聰慧解決不了的事,所以人們才要修行。”
聞潮生端著茶杯沉默了許久,最后道:
“若我一心要往火坑里跳,院長可否成全我這一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