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們不同意,他們就會死,接著馬上就會有新的傀儡上來補齊他們的位置。”
院長看了聞潮生一眼:
“你能明白這個道理,也便能明白許多事了。”
聞潮生目光輕動:
“可為什么初來書院的時候,您要說以為來這里的會是淳穹?”
“淳穹與這件事情又有什么關系?”
提到了這個早已經溺于苦海縣的名字,院長徐徐盤坐在了聞潮生的面前,與他相對而視,溫柔的面容讓籠中的聞潮生有一種重新回到小閣樓的錯覺。
“這件事,得追溯到很多年前了。”
“平山王這輩子心狠手辣,果決剛猛,靜如淵,動如龍,為權者,無所不用其極,他做得很好……但他也是人,是人就會有心病。”
“而他這輩子的心病,一個是齊王的父親、他的兄弟,還有一個便是淳穹的爺爺。”
碧水籠中,院長娓娓道來,將一段已經塵封了許多年的往事攤開在了聞潮生的面前。
“平山王一生善使權術,年少時更是恃強斗狠,十二歲那年便開始學著培養扶持的自已的勢力,齊周王(先王)較之他更早出生,乃是嫡長子,按照那時齊國的律令與王意,齊周王必須繼承王位,而平山王所表現出來的一切能力都遠勝于齊周王,后者不但宅厚軟弱,還重情重義,這使得當朝的諸多大臣之中有了非議,這樣的人,真的適合接替王位么?”
“如此不知從何處傳開來的風聲在眾人之中傳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響,終是去向了二人的父親的耳中,而二人的父親受參天殿圣賢影響極深,將儒家的諸多道義化為了教條刻于骨血,這風聲讓他意識到了自已嫡長子未來的處境,后來他暗中觀察平山王,發現平山王成長得實在過快,而他的大兒齊周王一對比起來,便顯得格外平庸,甚至連他自已也不得不承認,平山王就是要比齊周王更適合接替他的王位……但,也正是這個念頭的出現,讓當初的齊王做了一個決定,他要找個機會處死平山王。”
“他絕不允許自已兒子出現「謀逆篡位」這樣的污名,即便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極低。”
聞潮生聽著院長講述著這段過往,問道:
“我猜,后來是齊周王救了平山王。”
院長:
“確是如此。”
“半個月后,平山王被先王掛上了莫須有的罪名,本來將要問斬,是齊周王以命相挾,把平山王從鬼門關活活拉了回來,而那時的齊王年歲已高,沒有機會再生子了,若是齊周王真的想不開,他就得絕后,如此,他才終于漸漸平歇了處死平山王的念頭。”
“事實上,二人從小關系便很好,平山王也的確沒有辜負過與齊周王的這份情誼,帶到齊周王離世,禍起蕭墻,他得知之后,第一時間便從遠方貶放的邊城招兵買馬而來,要不惜一切代價保下齊周王唯一一個兒子,也就是當今的齊王。”
“可惜,那場動亂來得太急、太大,背后牽扯著無數人的野心與欲望,平山王那時勢單力薄,遠不如如今,于是最終只能向參天殿圣賢求助,后來因為平山王的忠誠打動了殿內圣賢,終是有人出手,保下了齊王……”
聽著院長敘述,聞潮生道:
“只怕參天殿并非受平山王的忠誠而動,我以前不知那場奇怪的朝綱動亂真相,而如今聽您一說,忽然眼前云開霧散了。”
“我已是將死之人,院長不必藏著掖著,有一說一即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