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惠互利的合作,陳斌一直都沒拒絕過。
雖然不見得質量能夠百分比信任,可是該做的事情并不能不去做,而且雷軍瞄準的其實還是系統方面。
這里指的是小米系統的技術,因為將技術學會以后,陳斌不需要去打造自己的生態閉環以及所謂的開源代碼。
只需要將系統優化好,能夠兼容安卓以及蘋果兩大系統陣營,至于未來如果鴻蒙也出現了,那用鴻蒙的話來說,那就是他們能夠兼容甚至是過渡。
那么一來,到時候陳斌并不會太頭疼。
所以,對于目前的兩個大爺,安卓和蘋果兩個系統就要開始做謀劃了。
純電動車既然說是高科技產物,那就要他真的科技起來。
顯示屏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功能齊全并且適配carpy以及各種功能,否則,哪里來的高科技?
而且陳斌對于電子顯示器其實也有想法,那就是盡可能的讓他好用,好看,賽車為什么吸引人,就是他們的這套系統其實也不便宜。
陳斌的意思就是要弄一個類賽車的系統,將其通過電子顯示的方式抓取出數值,同時根據專業賽車手進行調配。
因為過多的繁瑣功能,很多司機并不一定能用得到。
這就對于系統來說,是一個非常要命的事。
自定義板塊需要完善!
至于說小米的其他功能,陳斌確實覺得暫時還不需要,而信號方面,已經有一個行業的天花板,也就是華為了。
陳斌沒必要舍近求遠。
雖然人家手機業務被附加了很多的價值,無論是情緒價值亦或者是各種,但是他們的核心宣傳依然是信號。
可以說,其他的性能不見得能跟你說多少,但是信號吧,這東西實打實的在這。
陳斌很是佩服這樣的企業,他們能扛住壓力發展自身,這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一件事,陳斌也購入了他們家的手機,為的就是能夠體驗到不同手機廠商對于東風集團各軟件的適配程度。
而手機,其實不需要陳斌拿在手上,所以吧,買多少都不算多。
雷軍跟陳斌介紹著不少小米集團內部的事情,從產品的研發流程到生產端口,很多事情都在一一和陳斌進行介紹。
雖然對方不介入實際的管理里,但是該告知人家的還是要告知,不然以后別人要是找到陳斌問小米的一些流程事情。
陳斌來一句:我不知道。
到時候雷軍可就餓死了。
你防人不是那么防的,而且也沒什么好防的。
當然,雷軍如此賣力的介紹,還有一個最核心的原因就是需要東風集團的幫助,一個是銷售渠道,還一個是陳斌。
銷售渠道毋庸置疑,東風集團的商超、線上,那都是一個核心渠道。